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

26.06.2015  12:53
  近年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认真研究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的办学项目为依托,积极探索学校、企业双主体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开展双主体办学,有效深化了产教融合,构建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协同开发课程体系。 实行学校、企业双主体混合所有制下的协同开发课程体系,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和学校培养目标有机结合,突出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人才供求趋势,协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课程标准,专业课以企业为主开发课程教材,使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完全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双方考核,学校注重考核学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企业则派专家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真正实现“教考分离”。重视学生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培养等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实习实训协议,明确实训任务,确定实训目标,加强成绩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如,与中兴公司合作创办的中兴通讯NC学院采用S.M.A.R.T.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嵌入NC教育“MIMPS”企业教学法。与中德诺浩公司合作创办的中德诺浩汽车学院采用“阶段性企业实习+校内不间断轮训”,实现了德国“双元制”本土化。中锐MIDP移动互联网学院采取“课程置换-集中实训-企业孵化”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的深度对接。       共享优秀专业人才。 建立学校、企业双主体混合所有制下的“双向双师工作站”,学校每学期都安排专业课教师进驻企业教师工作站,参与企业生产流程优化、人才技能培训、产品创新研发、生产技术攻关等工作,为企业服务企业则选派一线生产技术员、工程师等优秀人才,指导学校选派的青年教师进行生产实践和顶岗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生产一线工作经验,有效提升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企业选拔推荐优秀人才进驻学校工程师工作站,担任专业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来校进行专业教学或进行专业讲座、学术报告等,积极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的实训指导,提升学校专业教学水平。如,中兴公司常年派驻8名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学院双师工作站担任专业教师,组成混合教学团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       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探索学校、企业双主体混合所有制下的实训平台,由企业投入资金或设备在校内建设,集“教学、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于一体,实训平台完全按照教学实际和生产一线的现场生产管理方式建设,设有教学区、操作区、观摩区、配料区、实训区、展示区等区域,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室与车间、教师与技师、学生与员工、生产与教学的和谐统一与高度融合。如,中兴公司投资1500万与学院合作组建11个技术方向的8大实训平台,中德诺浩投入13辆德系汽车及相关教学实验设备建设了汽车教学实训中心,为师生专业技能实训提供有力的支撑。构建校外实训基地,制订规章制度,对实训基地管理运行予以规章化,制度化;企业主动开放生产资源,专门开辟岗位,安排学生技能实践和顶岗实习;实施订单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就业等,实现学生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学校先后与130多个省内外企业合作,建立了216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岗位技术含量高,专业就业对口率达90%以上,薪水待遇高出同类毕业生10%以上。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