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与不扶一念之间凸显法律缺失

08.09.2015  11:50

8月30日下午,河南开封暴雨,路面积水成河。一60岁老人骑电动车涉水时突然倒地,在水中不停挣扎。多名路人上前围观后又退回,一女子劝人帮忙未果后也离开。三分钟后,老人被另外一群路人拉出,却已逝去。(9月7日人民网)

当人们还在纠结扶还是不扶的时候,一个鲜活的生命却已经陨灭。我国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尊老爱幼是我们从小就被教导的礼仪。但是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当老人摔倒之后,“尊老”却离我们渐行渐远。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苛求人们愚尊老。因为近两年,无论是从网络还是新闻,我们都可以看到,在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后,反而遭受被救助老人的污蔑、讹诈,救助的人有时甚至采取极端的自杀手段来证明自己是无辜清白的。比如2013年12月31日,河源东源漳溪46岁街坊吴大哥扶起了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周老汉,没想吴大哥反而被老人家属讹上,要求赔偿几十万元。1月2日,吴大哥一气之下选择投塘自杀,以证清白。

于是乎,更多的人为了减少麻烦,援助的手伸出时越来越犹豫,以至于彻底的冷漠。

说到底,不是我们不肯尊老,是我们承受不起“尊老”之后被讹诈的后果。是时候出台严惩讹诈老人的法律法规了,否则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悲剧发生,无论是从道德层面,还是从法律层面,都要加强规范。这样,援手伸出不再犹豫,在帮助人后不怕被讹诈;作为被帮助的老人,在被救助后,要心存感恩,否则等待他的是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严判。

也许某天,我们也是需要被帮助的那个人。希望不久的将来,法律法规完善,人们不再纠结扶与不扶,该出手时就出手,尊老爱幼这一优良的传统美德更加发扬光大。

马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