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品牌 构筑幸福漯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漯河始终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特别是国家、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组织、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秉承“让艺术走进群众,让群众享受艺术”的宗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有力促进了全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因势利导,积极探索新模式
漯河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漯河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地方色彩浓厚的沙河调、沙河船工号子、双狮舞、心意六合拳等文化表现形式。如何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出来,焕发当代气息,为群众所用,为群众所乐,是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繁荣一以贯之的中心课题。为此,市文新局依托沙澧河开发建设,以两河沿岸为中心、社区广场为辐射、县区乡镇为纽带,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破解文化服务发展难题、实现群众文化供需对接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模式,相继推出了“周末沙澧文化超市”、“幸福漯河春满园”、“幸福漯河健康舞”、“幸福漯河梨园情”、“幸福漯河少年梦”、“幸福漯河书香城”等为主要内容的“幸福漯河”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活动一经推出,就以覆盖面广、活动形式多样、思想艺术性高、群众参与性强的特点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群众参与,收到了良好社会效益。
“周末沙澧文化超市”和“幸福漯河春满园”于2011年推出,每周举办一场公益文艺演出、每逢节庆举办民俗特色活动、针对文艺爱好者开展免费艺术培训,先后举办了各类艺术培训72期,受益群众2万人次。2012年,推出“幸福漯河健康舞”,采取免费辅导培训、免费赠送教学光盘、免费赠送音响、免费赠送服装,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音乐、统一动作、统一服装的模式推广。几年来,政府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培训骨干5万多人,发放服装5万多套,音响2000余套,培育100人以上的活动队伍1000余支,成功实现了全市49个乡镇、1253个行政村的全覆盖。目前,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2013年,推出以戏曲为主题、以戏迷票友和戏曲爱好者为服务对象的“幸福漯河梨园情”,在沙澧河沿岸设立12个固定活动点,由市豫剧团定期组织专业演员与戏迷开展戏曲互动及公益演出活动,免费培训和帮教戏曲爱好者及器乐爱好者。现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幸福漯河梨园情”戏迷擂台月、季、年度总决赛,培养推出戏迷票友2000余人、民间乐队300余支。2014年,创新推出“幸福漯河少年梦”,以“中国梦”为主线,以中宣部推荐的青少年影片为主,划分“爱党爱国”、“励志奋进”、“快乐成长”、“崇尚科学”4个主题,每周日免费放映两场,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家长、教师、社会教育工作者均可免费观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老年福利院及儿童救助中心活动,逐步向基层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2014年又推出“幸福漯河书香城”,活动按照“中心配送、多点布局、打造书香城市”的工作思路,坚持主动作为、超前服务的指导思想,在市直单位、学校、社区等阵地建设基层图书服务站,市级图书馆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新书配送,方便市民、学生就近阅读。2013年,“幸福漯河健康舞”、“周末沙澧文化超市”双双荣获全省首届“群星奖”优秀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幸福漯河健康舞”被确定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14年10月,“幸福漯河”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又成功入围河南省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二、强化举措,倾心搭建大舞台
为推动“幸福漯河”系列活动纵深开展、横向铺开,使之真正成为丰富群众生活、陶冶群众情操的载体,市文新局不断开拓思路,创新办法,扎实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由市政府牵头,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等相关部门参与,组成活动领导机构,统一协调,统筹推进,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同时,整合文化系统内部艺术资源,打破各单位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的局面,把有限资源组成强大合力,形成了局党组牵头,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豫剧团、杂技团、戏剧工作室、文化活动中心、许慎文化园等单位艺术资源和设备设施统筹配合的良好格局。二是完善服务设施。在沙澧河沿岸建设活动广场150多个,建成固定社区文化广场28个、文化进社区演出点34个、国家二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4个,乡镇文化站48个,村级文化大院1261个,确定沙澧河两岸12个固定地点,作为“幸福漯河”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完善硬件设施,实行统一管理,方便群众参与活动。三是强化服务引领。先后组织3000多名文化志愿者和文艺骨干对全市所有行政村进行“健康舞”集中培训,对戏迷队伍进行集中指导,对社区、乡镇、企事业单位文艺骨干进行集中辅导。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和喜好,精心选取编排曲目,尽可能贴近群众、紧扣时代脉搏。如,“幸福漯河健康舞”充分考虑全民健身的需求和人体力学的原理编排动作;“幸福漯河梨园情”从地域文化出发,以戏曲艺术的审美照顾老中青三代戏迷;“幸福漯河少年梦”突出娱乐性的同时,兼备青年人思想道德塑造功能;“幸福漯河春满园”和“周末沙澧文化超市”则强调文化鉴赏、陶冶情操、展示自我的多元功能,适用各年龄阶段的群众。如今,从城市到农村、从街道到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舞台在沙澧大地迅速搭建、大放异彩,白天唱戏、晚上跳舞、周末逛文化超市,双休日看免费电影、节庆日赏多彩民俗,已经成为漯河市民、城乡群众充分享受丰富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提升内涵,着力打造名品牌
随着“幸福漯河”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的参与范围越来越广、参与水平越来越高。我们顺势而为,集思广益,在丰富艺术内涵、提升活动层次上下大功夫,着力打造独具漯河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一是形式更加灵活。既定期推出专场专业文化演出,又鼓励培育群众自导自演节目;既组织安排室内高雅音乐会,又扶持发展基层民间艺术;既有戏曲、杂技、曲艺、武术、广场舞,也有艺术展览、文艺讲堂、民间绝技绝活表演等,使活动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成熟、体系更完善。二是安排更加合理。根据季节变化和群众需求,将“幸福系列”6大品牌有机结合、整体推进、贯穿全年,初步形成1—2月主打“春满园”;3—10月主推“健康舞”、“梨园情”和“文化超市”;6—9月融入“少年梦”; 11—12月推出群文赛事和梨园擂台;全年平稳推进“书香城”。这些品牌活动进广场、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有力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三是内涵更加丰富。在“幸福漯河梨园情”活动中开辟了“红梅争艳”、“百姓戏苑”、“教你一招”和“幸福梨园”四大版块活动,持续举办戏曲票友大赛和戏迷擂台赛;连续两年举办“幸福漯河健康舞”大赛;“幸福漯河少年梦”走出剧场,广泛设点布局,免费播放经典戏曲电影,免费送出流动数字服务;“周末沙澧文化超市”走进乡镇、走进农村,把精神文化产品送到村民家门口。目前,“幸福漯河”系列活动已形成了主题融入、优势互补、品牌联盟、互为推动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政府部门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群众由“观众”到“演员”的转变;让市民、农民深受乡土文化浸润,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活动主体,努力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惠民成果的同时,幸福感不断攀升,为经济社会增砖添瓦,为“中原更出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