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安阳经济升级版:产业“聚”变兴安阳

08.04.2015  12:59

      悠悠洹水,流淌着古都安阳3300多年的历史积淀;巍巍太行,诠释着440多万父老乡亲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今日的安阳,这座厚重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正因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简称“两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变得越发出彩;今日的安阳,这座面对新常态坚持转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城市,正因产业集聚区、“两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显得活力四射。       回望过去的一年,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安阳经济升级版、建设区域性中心强市的目标,着眼于集聚提升、功能提升、活力提升,加快产业集聚区、“两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布局更加优化、空间更加广阔。       翻开安阳产业发展规划图,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8个产业集聚区、20个专业园区、2个商务中心区和7个特色商业区,犹如一个个发展的引擎,汇聚着一股股强大的发展动力,形成了打造安阳经济升级版、建设区域性中心强市的强大支撑。       2014年,全市8大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144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44.4%;固定资产投资552.6亿元,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25.5亿元,贡献率达42%。全市“两区”在建亿元项目超过50个,总投资200亿元,年度完成投资50.5亿元,累计落户企业370家,呈现蓄势待发、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龙头带动 集聚发展       项目建设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核心和动力之源。我市按照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成长性最好的原则,抓前期促开工,抓建设促投产,抓招商促落地,项目建设亮点纷呈——精密制造产业基地试验工厂建成投产,模范工厂主体完工,航空零部件产业园、专业化工厂等一批配套项目落地建设,一个千亿级精密制造产业集群正在崛起;光远新材料电子布项目自奠基到投产仅用9个月,打破了欧美、日本企业的垄断;安钢冷轧生产线达到国内同类机组一流水平,加快了生产型钢铁企业向服务型钢铁企业的转型;安彩高科超薄玻璃、林州重机装备制造孵化园、利源焦化煤焦油加氢、远大可建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重大产业项目的推进实施,带动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精品钢产业基地纳入全省重点支持培育的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食品、医药、陶瓷5个产业列入全省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红旗渠精神诞生地的林州市产业集聚区,年产1000万台智能家电项目投产,吸引了中建聚能电子等18家配套企业落户。林州重机、中农颖泰、凤宝管业等一批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一个汇集400多家装备制造和电子电器企业的强大集群,正引领林州阔步前行。       岳飞故里的汤阴县集聚区,100多家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协作性强的食品医药企业纷至沓来,益海嘉里、华润、杜邦等世界500强企业汇集于此,12家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趁势而起,拥有“南方黑芝麻”、“金龙鱼”等26个中国驰名商标、598个名牌产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70亿元。       黄河故道的内黄县集聚区,40家陶瓷企业的45条生产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带动内黄由农业大县加速向工业强县转型。       安阳县钢铁深加工、北关区纺织服装、龙安区有色金属、高新区电子信息和新能源、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竞相发展,不仅拉动了经济稳定增长,也带动了15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围绕提升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我市去年投资228亿元,加快推进道路、污水处理、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全市新建成集中连片标准化厂房14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1.2亿元,为承接中小企业集群转移提供了宽阔平台。国家级食品检测中心、省级陶瓷检测中心、新材料产业化发展中心等综合服务和创新平台投入使用。目前,我市有5家院士工作站、79家企业技术中心、17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动力正在向创新驱动加速转变。截至2014年年底,共整合村庄45个,新建成公租房3776套,新开工7187套,产城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通过完善提升配套服务功能,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持续提升。       特色引领 功能提升       围绕打造高成长性服务业大市,我市邀请深圳研究院等国内知名咨询机构,科学编制规划,启动建设了13.76平方公里的2个商务中心区和7个特色商业区,着力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逛逛位于安阳市商务中心区的安阳义乌国际商贸城,和家人一起品尝新鲜出锅的南北风味小吃,约朋友去看一场同步上映的最新影片……家住安馨苑小区的李晓光每个周末都过得丰富而充实。“虽然和大城市有差距,但是安阳发展速度真的很快。现在一出家门,吃、住、娱、游、购等服务一应俱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李晓光说。       安阳市商务中心区位于中华路核心地段,规划面积2.92平方公里。总投资40亿元的安阳万达广场今年即将开业,一个集购物、居住、文化、商务、娱乐为一体的全业态综合体正在崛起;总投资45亿元的安阳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全面建成运营,二期近期启动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安阳嘉宝广场加快建设。       商务中心区发展势头强劲,我市特色商业区建设也是方兴未艾。内黄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独特的瓜菜种植优势,正在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大型果蔬城,着力打造“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型现代化果蔬交易市场。林州市总投资25亿元的红旗渠商务广场,汤阴县总投资13 亿元的中华梦幻谷、安阳县总投资65亿元的开疆时代广场等专业化、特色化、功能完备的商业区正快速形成。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是现代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市加快推进安阳电商大厦、中部电商E谷、安阳大数据云计算中心、阿里巴巴安阳产业带等项目建设,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与此同时,总投资150亿元的国旅安阳城、总投资20亿元的保利影视文化广场落地建设;中国安阳家电灯饰产业小镇、正大国际商贸城、碧桂园城市综合体、希尔顿商贸城、新开元城市广场加快推进。       我们欣喜地看到,“两区”正在成为我市打造高成长性服务业大市的重要引擎。       产业支撑 示范带动       2014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城乡一体、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持续扩大项目招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去年,示范区生产总值完成85亿元,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亿元,增长1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吸引一个个项目争相落户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重要原因。去年年初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围绕“四心、四轴、四廊、七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新建市政道路76.6公里,形成了核心区“七纵七横”和安汤片区“两纵四横”路网体系;建成张河固、东北务、羊店、雷市庄、袁南等一批新农村社区;占地面积5500亩、涵盖24个行政村的大型新农村社区——宝莲寺社区正在加快建设。       作为我市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数额最多、外围配套工程最为复杂的现代化工业项目,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安钢冷轧工程项目在建设之初就得到了我市各界的广泛关注。去年3月,安钢冷轧一期核心工程酸洗轧机联合机组正式投入热负荷生产,该工程的投产填补了河南省钢铁行业冷轧产品空白。       仅去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就有安钢冷轧一期、凯地电磁技术二期、合力冷轧二期、宏源铁路器材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示范区重点围绕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发展载体,做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以产带城、产城融合发展。今日的示范区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贯辰河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安阳国际物流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40亿元的中海清华智能产业园机器人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安阳精密制造产业基地试验工厂已建成投产,与之配套的航空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着力打造千亿级精密制造产业集群。与此同时,示范区还着眼于打造新兴高端服务业高地,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正在成为示范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全市深化改革试验田和样板区。2014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支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开通了与市直部门直通车,成立了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时,充分发挥安阳工学院、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所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加强产学研合作,成立了国家级赛普工业设计研究院。       截至目前,示范区共有12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家博士后工作站、19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8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