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打药草莓毒死蜜蜂 专家:谣言不可信

29.01.2015  10:48

最近,一篇题为《一位蜂农的忠告:珍惜生命远离草莓》在网上疯传。这让许多网友纳闷,大棚里的草莓真的会毒死蜜蜂吗?大棚里的草莓还能吃吗?昨日,东方今报记者走访郑州郊区多家草莓种植园,并未看到蜜蜂大量死亡的现象。莓农们听说“草莓毒死蜜蜂”的事儿后,也都笑了,直摇头说“不可能”。农业科技专家也表示,夜晚给草莓打农药毒死蜜蜂,是谣言,不可信。 □东方今报记者 刘羽/文 首席记者 刘栋杰/图

1月28日,郑开大道,草莓大棚里的蜜蜂都是果农花钱买来给草莓开花时授粉的

【网帖】

网友疯传“打药草莓毒死蜜蜂”

近日,一个《一位蜂农的忠告:珍惜生命远离草莓》的帖子在网上疯传。

在这则帖子里,发帖人说自己是位蜂农,每年草莓丰收之时,就是他欲哭无泪之时。帖子里称,“草莓园为了防害虫,差不多隔一两天,晚上就要打药,因为白天有顾客到园里采摘,怕人看见。晚上打药之后,蜜蜂就会陆续出现大量的死亡,持续时间在一周到十来天,使得蜜蜂整群死亡”。

这位蜂农说,“长期吃草莓相当于慢性自杀”,他建议大家“可在傍晚后,到草莓园观察打药情况”。

这位“有良心”的蜂农在帖子中,还配有三张蜂农看着大量死去的蜜蜂,表情痛苦的照片。

帖子一出,便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三幅照片中只能看到大量死去的蜜蜂,却看不到丝毫与“草莓园”相关的信息。昨日下午,东方今报记者在百度图片中,通过搜索“蜜蜂死亡”,找到了与帖子中一张图片完全相同的照片。这张照片出自2012年5月15日《齐鲁晚报》一篇报道的配图,文章标题为《102箱蜜蜂莫名死亡》,图片说明为“郑淑英看着蜂箱旁的蜜蜂尸体满是心疼”,而该新闻事件中的蜜蜂死亡疑为被人“喷了灭蚊药”。

【莓农】

熬糖浆养着蜜蜂 “谁会忍心毒它”

昨日下午,东方今报记者在郑州市中牟县,转了好几家草莓园,并没有发现有大量蜜蜂死亡的情况。一位种了十多年草莓的莓农张师傅说,蜜蜂是大棚草莓种植户的帮手,是他们花几百块钱买来的,“怎么可能毒死它们?”

当记者给张师傅看了网上流传的“草莓毒死蜜蜂”帖子,张师傅笑着,直摇头。“不靠谱,不可能。现在种植草莓,每个大棚里都放一箱蜜蜂,蜜不够时,我们还将白糖熬成糖浆喂养它们。”张师傅说,草莓长出果实需要蜜蜂对花儿进行授粉,所以他们要花钱买来蜜蜂。

张师傅说,种植草莓几乎不需要打农药,只是大棚里空气潮湿,草莓可能会受到真菌病害的影响,会得白粉病、炭疽病等。“每隔十天定期用一些杀菌药,但这也不至于毒死蜜蜂”。

张师傅说,蜜蜂“很聪明”,温度低于12℃,它们就都躲在蜂房里不出来。“蜜蜂很敏感,一接触杀虫剂就会死,根本没人用农药”。

随后,张师傅还带着记者在他的草莓大棚里走了一圈,也没有发现有蜜蜂异常死亡的情况。“蜜蜂采蜜靠气味,如果草莓上农药的味儿很重,蜜蜂也不会去采蜜的,所以也不可能会被毒死。”张师傅说,他家地里种的草莓不打农药,用滴灌施肥,成熟的草莓可以摘了直接吃。

【专家】

草莓毒死蜜蜂不可信

每年到这个时候,草莓好像一定会“火”。要么是被打膨大剂,要么是被注射激素,今年,草莓又变成了“毒死”蜜蜂的凶手?这些说法,到底是不是谣言?

河南草莓研究专家周先生称,大棚里种植草莓的莓农都知道,草莓靠蜜蜂帮忙才能授粉。如果要打大量农药来“毒死”蜜蜂,蜜蜂死了,草莓产量下降,这本经济账算起来,莓农是得不偿失。

“农作物栽培种植没有在夜间打药的,因为夜间温度低、湿度大,对病害防治效果极低。白天上午,当作物气孔都打开的时候,喷洒农药对植物的吸收,以及病虫防治效果都是最好的。”周先生认为,为了防止草莓受到真菌病害的影响,莓农们施用一些杀菌药,也不会毒害到大棚里的蜜蜂。“中毒也需要一定浓度或计量的。”

周先生说,采集蜂一般寿命在25天左右,蜜蜂因为自己本身生物学特性,它们会把这些死蜂搬到巢门外,所以出现巢门外有蜜蜂死亡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

【网友】

打击网络谣言 不再让水果受伤

最近,“蜂农的忠告”不断被转载,不少网友站出来为草莓鸣不平。有网友认为,这条网络谣言产生之后,被疯狂转载,很容易对莓农产生“致命的打击”。

网友“小蜻蜓”觉得,“以前也看过蜜蜂大量死亡的情况,但都不是因为草莓引起的。一些不能确定真伪的言论,不应该不假思索,盲目转载”。

网友“牵牛”说,“我们去摘过草莓,为了驱虫,他们都是用烟熏的,不是打药的呢。散布谣言的人,真不知道是什么目的呢。”网友“千里路”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公布检测信息,让谣言再钻不成空子。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