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补丁”莫让公款吃喝钻进“青纱帐”

18.08.2015  15:46

在中央八项规定高压之下,一些公款吃喝不是应声终结,而是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惯性思维,花样不断翻新,钻进“青纱帐”,触犯纪律红线。近期中央和各地通报曝光了一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不难发现,有的党员干部挖空心思、想尽歪招,炮制出许多违规公款吃喝新“变种”。(8月12日荆楚网)

目前,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往日车水马龙的大酒店、大饭店,大多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然而,如果仅凭这一点就给出了公款吃喝已经得以妥善解决的结论,显然过于乐观。“舌尖上的腐败”也呈现向私人会所转移、向“培训中心”进军和向“机关单位食堂”隐匿的三轮“变种”。这说明,个别党员干部把禁令当“耳旁风”,顶风违纪现象树倒根在,重压之下花样翻新。

不难发现,相比于在外吃喝的公然昭昭,公务宴请“隐身埋名”因为更加隐蔽而难以被发现。“闲人免进”也会让媒体和公众很难有机会获知相关信息,除了内部人士揭露之外,外界获知的机会并不多,这也给监管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结果便是吃喝之风虽然有所遏制,但铺张浪费依然普遍存在。而玩潜伏的公款请吃现象,也对监管提出了挑战。

这种风气之所以会在部分地方卷土重来,除了与这些地方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政策意识淡薄、自律意识缺失有关之外,很大程度上与禁止规定仅是在政策层面推行有关。通过政策禁止,尽管会在短时期内起到一定的阻吓作用,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制度作为保障,没有硬性的法律作为后盾,容易流于短期化、暂时化,难以行之久远,达到长期、稳定的整治之效。因此,遏制公款吃喝“变种”,还需要相关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手段,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否则,靠暗访机、摄像机或者临时性的明查暗访,很难产生威慑作用。

首先,要确保令行禁止,中央关于改进八项作风的规定,关键要层层落实,一级做给一级看,没有基层不折不扣的落实,再好的政策也如拳头打在棉花上。所以,落实是确保政令畅通的基础。这就需要真正让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监督干部、约束权力、解决作风建设仅靠上级监督带来的推动力不足的问题。

其次,需要给吃喝风回潮的“漏洞”添加“补丁”,严肃查办顶风而上的典型,用问责来遏制“不花白不花,白花谁不花”的心理;需要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填补“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监督“死角”。

再次,在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曝光查处力度的同时,管住公款吃喝,还要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其根本还在于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创建有效机制,把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公开,把公款吃喝行为暴露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比单纯的教育监督更有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风”形成由来已久,极易出现反复。必须要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党风廉政建设时曾强调,要“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不敢腐”只是第一个阶段,也是当下努力的目标,遏制“舌尖上的腐败”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