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李鬼,净化网络环境

05.02.2015  19:01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用户账号数量巨大,账号乱象日益突出。“十大乱象”污染网络生态,侵害公众利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社会公害,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广大网民深恶痛绝,整治账号乱象迫在眉睫。(2月4日,中信网)

最近一个时期,大家在搜索微博微信等公共账号的全称时,会出现很多类似的账号,比如你搜索“人民日报”会出现“人民日报rmrbwx”,简介则为淫秽语言。等等。李逵、李鬼真假难辨。网络的开放,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能够让我们信息及时共享,方便人们在网上交流、发布信息,给人一种便利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吸粉对于自媒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很多人却在吸粉上来动起了歪心思。不仅仅利用网络操作的事件为噱头,更甚者假冒名人包括外国元首,如“普京”、“奥巴马”;有的假冒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发布虚假信息;有的名称和头像包含淫秽色情内容,甚至公然招嫖。

除了在名字上鱼目混珠,混要视听,更有对事件捏造,张冠李戴的。有的在简介中传播暴恐、聚赌、涉毒等违法信息,如“枪械军火商”、“乡村赌场”;有的违背社会公德,宣扬低俗文化;有的公然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有的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从而对网友造成了一种莫名的恐慌。杂草丛生后,迫切需要对涉恐、涉暴、涉黄等违法信息所乐于滋生的“法外之地”进行整治。

针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问题,2013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了“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提出了“七条底线”以化解社会的戾气,释放正能量;2014年2月提出“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十条规定”更深入、细致、高效的防止了一些谣言的产生以及传播。

李鬼为非作歹,要坚决取缔,更要提升到法律层次。“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十条规定”为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了缓冲作用,也将会重整网络风气,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环境,为依法治国提供网络正面引导、宣传阵地。

【责任编辑: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