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提醒:3岁以下孩子最易中招

08.05.2014  10:14

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溃疡、起皮疹或疱疹有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

另外,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感染病毒后传染给孩子

今年截至4月30日,郑州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门诊就诊量达17846人次,住院967人,重症病例123人。

这一组数据看得人揪心。郑州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称,今年手足口病发病早、发病者多,目前已进入高发期。

发病人群中,3岁以下孩子高达七成,家有宝宝的市民得多注意了。

河南商报记者宗雷首席记者郑筱倩

趋势

发病早、发病者多

今年是手足口病流行年

这两天,郑州市民陈女士有些不安,4岁的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有几个小朋友没来上学,一打听是患了手足口病。

昨日,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卫生局了解到,郑州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日门诊量最高达536人次。今年截至4月30日,手足口病门诊就诊量达17846人次,住院967人,重症病例123人。外地转诊患儿占住院患儿的63.7%,占危重症患儿80%~90%。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韩同武介绍,郑州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与全省、全国情况一致,今年患儿比较多,“从目前监测情况看,手足口病发病早,比去年同期高90%多。”

他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是每隔几年出现一个高峰,“今年应该是个流行年。”

4月29日,省卫生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要求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保障全省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提醒

3岁以下孩子最易中招

韩同武说,从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看,3岁以下的孩子占70%多,是重点防护对象,“家长除了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卫生外,也要注意自身卫生。如果家长感染了病毒,自身可能不发病,但会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据了解,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个别患儿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脑炎、肺炎等,极个别患儿会危及生命。患儿口腔里面可以看到有红色的小疱疹,在手掌心、臀部有一些小疱疹,它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痕迹,病程4~7天,具有中度传染性,通过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传染。

此外,韩同武提醒,手足口病急性起病,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症状,最好去专业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5月至7月为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家长们要做好防护。”

相关链接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此病病程初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咽痛、口腔溃疡、起皮疹等,而口腔溃疡往往会误诊为单纯性的口腔炎。家长如果发现宝宝有这些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就地隔离避免接触

发现有手足口病征象的孩子,不要再送托儿所、幼儿园;在家隔离治疗也要同其他孩子分开食宿,用具、玩具也应分开,直到病愈后才可回校,以免传染。

3.防止病从口入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为粪—手—口。

所以要防止粪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彻底处理好孩子的粪尿排泄物,尿布要洗净消毒再用,奶瓶、食具也要经常消毒,不让孩子喝生水、乱吃东西,也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

4.养成卫生习惯

教育宝宝自幼养成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不良习惯,远离垃圾及不清洁环境;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彻底洗手的习惯。

5.强化环境卫生

对幼托机构的环境及玩具、公共游泳池等必须严格消毒,最好通过卫生防疫部门来指导处理。

新闻延伸

预防手足口病我省已要求学校、幼儿园每天晨检

按照卫计委的要求,幼儿园内,如果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以及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一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建议幼儿园停课10天。目前,我省要求学校、幼儿园每天进行晨检。

【责任编辑:王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