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 预计将持续两周

16.06.2016  08:33
河南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 预计将持续两周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记者 李晓波 焦勐

  本报讯 近段时间,大河报记者不断接到读者反映,家中宝宝得了手足口病,身旁也有朋友家中孩子患病。今年手足口病是不是很严重、到底该怎么预防,成了不少家长困惑的问题。昨日,大河报记者从洛阳市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洛阳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在受访时表示,由于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今年手足口病的流行期来得晚,预计高峰期还将持续两周时间。此外,除手足口病外,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了高发期,家长们要特别注意。

  案例

  以为是感冒,原来是手足口病

  端午节放假期间,市民郭女士带着5岁女儿到户外游玩,回家后,孩子突然发烧了,也吃不下东西,以为是感冒,吃药后效果也不行。带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并不是感冒,而是手足口病,手心脚心都起了皮疹。

  温女士朋友家孩子在西工区一家幼儿园上学,上周班里有小朋友出现了发烧症状,嘴里还出了疱疹,严重时滴水不进,有不少小朋友直接在家休息或到医院看病。

  昨日,大河报记者从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了解到,仅上个月,该院就确诊了800多例手足口病,比往年同期患病人数增多了不少,其中3岁以下孩子占多数,目前病区仍然住满了患儿。同样,河科大一附院儿科主任杨慧敏说,近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人数不少,病房一直处于爆满状态,不过患病情况大多较为平稳。此外,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高发期,发病症状是发烧,嗓子疼,仔细检查发现孩子喉咙上有小泡。

  疾控

  1至3岁的孩子易得手足口病

  记者了解到,上个月,洛阳市手足口病发病病例已超3000例。据洛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所所长朱鑫介绍,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5岁以下孩子多发,1至3岁的孩子是主要人群。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

  “截至目前,今年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与去年持平,未有聚集性疫情。”朱鑫说,前段时间由于洛阳气温一直不太高,忽冷忽热,雨水也比较多,这样的气候适合肠道病毒的生存和传播,导致手足口病的流行期来得晚,并且持续时间长。如果气温能够持续保持在30摄氏度左右,发病率就会下降。此外,随着孩子们暑期的到来,发病率会进一步下降,预计发病高峰还将持续两周左右。

  此外,记者了解到,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高发期。朱鑫说,它和手足口病算得上是“亲戚”,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和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有很多是重叠的,两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危害基本上一样。区别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

  提醒

  预防手足口病,牢记“15字”口诀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这两类疾病呢?朱鑫说,重点还是在预防,有个15字口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衣被,这几句口诀虽然简单,但是家长们尤其要注意,一定要落到实处,才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朱鑫说,洗手能够减少90%传染病的传播,是最佳的预防手段。老师和家长都应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家长回家在抱孩子前,第一件事情是洗手,避免将外界病毒传染给儿童。不喝生水,多喝开水,不但室内居室要勤开窗通风,而且不要到人员复杂、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去,避免从空气飞沫中感染病毒。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宝宝的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更应该每周清洗;宝宝的尿布、毛巾、衣物、被褥也要经常换洗和晾晒。

  另外,朱鑫提醒,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烧、四肢和口腔等重点部位出现皮疹,尤其是身边接触人群中已发现手足口病例,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尽早诊断。孩子患病之后要隔离一周再入园、上学,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