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将能便宜造手机屏蓝宝石 投产后每年满足1亿部手机用

12.07.2017  18:07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宗宽 田宜龙 通讯员 刘岳纳

日前,国内首台温场梯度移动法蓝宝石长晶炉样机在洛阳西格马炉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线,标志着这家企业向着低成本、高品质蓝宝石产业化制备前进了一大步,未来低成本蓝宝石有望实现“洛阳造”。

“将特定的材料放在长晶炉内,在高温低压状态下连续加热10天左右,就可以生产出用于手机屏的蓝宝石材质了”,7月12日,在公司生产车间,董事长周森安说。“待试验段结束,就可进入批量生产,全部投产后可年产6000吨,能满足1亿部手机屏幕使用”,周森安介绍说。

据了解,西格马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从事高温、超高温电阻炉和相关仪器设备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技术研究等领域,技术处于世界同行业领先水平。其自主研发的二硼化锆复合陶瓷发热体加热体,在氧化条件下可升温至2600℃,让西格马一跃成为国内唯一具备2600℃超高温电阻炉生产能力的企业,被称为“中国炉王”。近年,随着传统电阻炉市场日益成熟饱和,企业确立了新的创新突破口——新兴的蓝宝石产业。

▲蓝宝石手机屏幕材质 资料图

蓝宝石是排在金刚石之后的世界第二高硬度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等特点,使其天生就适合做耐磨材料,应用于耐磨轴承、眼镜片、智能手机屏幕等产品。但由于目前蓝宝石制造成本较高,制约了其在民用领域的推广。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蓝宝石单晶体生产技术为熔体法,通过控制长晶炉的功率间接控制生长界面的温度。但由于温度控制精度低,导致蓝宝石晶体生长速度缓慢、一致性差、成品率低等。

为此,西格马公司与同济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开拓了一种新的蓝宝石晶体生长方法——温场梯度移动法,该方法使得环境温度波动小于1摄氏度,同时还具有产量大、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可使蓝宝石综合生产成本降低50%以上。目前该公司已申请了多项蓝宝石晶体生长控制理论、方法和设备相关的国家专利。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