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强应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27.01.2015  12:58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应急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日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景晓波表示,我国应急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应急产业体系不全。二是市场需求不足。三是关键应急技术装备发展缓慢,部分关键技术产品还需要依赖进口,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针对上述问题,《意见》对2020年前应急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所需政策措施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的任务和措施更加侧重指导性、方向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有关部门和各地加大力度推动落实。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巡视员周平表示,《意见》出台后,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分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各类规划在应急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继续对应急产业有关项目给予支持。三是通过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推动应急产业发展。

针对我国应急产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参赞孙成永表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将公共安全作为重点领域进行了规划和部署,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科技部统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启动了“应急装备”重点专项,重点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控制物联网技术应用,应急保障等开展了攻关,相关的成果在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地震等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科技部还积极支持应急产业相关科研平台建设,如支持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组建了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在应急装备领域批准成立了应急救灾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应急救灾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做好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改革方案的实施,特别是要结合科技专项优化整合工作,与相关部门共同配合,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在用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引导全社会资源向创新配置聚集,进一步加强有关公共安全领域和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

孙成永表示,2015年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研究编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目前,科技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十三五”科技规划公共安全领域的专题研究,就应急产业相关科技工作进行需求凝练和顶层设计,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人才专项等进一步加强对应急产业相关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重点推动应急产业领域科研平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责任编辑:赵文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