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4.06.2015  19:32

提要:教育职能是体现当代博物馆核心价值的主要职能之一。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热点,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扩展,二是讲解传统的“老树新枝”,三是教育活动的“请进来走出去”,四是未成年人教育普遍成为“重头戏”,五是志愿者服务从“边缘”迈向“中心”。及时把握和跟踪这些趋势和热点,对于我国博物馆教育的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新趋势;新热点

教育职能是体现当代博物馆核心价值的主要职能之一。【1】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博物馆迈向国际化和社会化的铿锵步伐以及强化公共服务功能的澎湃大潮,我国博物馆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和新的热点。及时把握和跟踪这些趋势和热点,对干我国博物馆教育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乃至迎头赶上世界博物馆教育的先进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及其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对相关历史与现状的回顾与思考,笔者认为从宏观角度看,当今我国的博物馆教育主要呈现出五个方面的新趋势和新热点。现论述如下,敬请方家指正。

一、教育理念纷纷更新和扩展

在大中型博物馆的引领下,我国博物馆教育的理念在坚守优秀传统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早已突破原有传统、单一的“教育”内涵,而纷纷注入人性化、多元化、国际化、社会化等内容,并深刻影响着近些年来我国博物馆教育的探索、实践与快速发展。主要包括:

1.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该理念来自西方。[2]目前国内在理论上、认识上已广泛形成共识,实践中也已普遍贯穿到了博物馆教育的各个环节,成为共同的口号与追求一为追求“形神一致”,近些年还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本馆从事社会教育的职能部门进行相应的更名,如河南博物院改称“社会教育服务部”,南京博物院改称“社会服务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改称“公众服务部”等。

2. “国际惯例,中国特色”的理念。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既要谋求与国际博物馆教育惯例的对接,又要坚持和发扬我国博物馆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博物馆教育实践中表现为:既积极引入了国际惯例中体验式教育、人性化服务、多元化服务、志愿者服务、信息化服务等一系列做法,又坚持和发扬了我国博物馆教育注重国家意识和使命感,以及重视专业讲解,发挥多种教育基地作用,服务国民在校教育等一系列长期行之有效、适应我国国情的优良传统。

3. “锐意创新,注重品牌”的理念。普遍认为“创新”是博物馆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与不竭动力,因此近年来在博物馆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乃至模式创新等诸多方面,出现了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一批大中型博物馆又带头注重教育“品牌”建设,借助品牌的特殊魅力吸引公众和媒体、深化服务和影响。如河南博物院早在2004年就确立了 “博物馆教育也要打造精品,树立品牌”的理念。【3】经过持续实践,如今已形成“专业讲解”、“志愿服务”、“历史教室”、“馆校合作”、“暑期教育”和“义务宣讲”六大品牌。此外,还有不少馆也先后打造了自己独特的教育品牌,如上海博物馆面向公众的系列讲座,内蒙古博物院组织观众互动的“欢乐大讲堂”,湖南省博物馆针对每一次特展的教育推广活动等。

4. “规范理性,迎合标准”的理念。随着国内外馆际经验交流的加强、中国博协对行业标准的呼吁和推动,特别是一年一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和排序的进行,告别“粗放”和“随意”,改而“规范理性,迎合标准”地开展博物馆教育的各项工作,日益被提到了众多博物馆管理者的重要日程,并逐渐成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因为在整个评估体系中,与博物馆教育有关的内容和标准要求占了相当大的分值权重。【4】

二、讲解传统“老树新枝”,风景更好

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职业讲解队伍日益得到重视。尽管近些年来关于职业讲解的传统教育形式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前景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项工作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博物馆自身,都日益得到了重视:绝大多数的博物馆无论是老馆的观众服务还是新馆的落成开放,无论是国家级大馆还是地方各类博物馆,都不能没有职业讲解员的存在;职业讲解员的从业人数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急剧增长;按照“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条件俱佳的基本标准,公开、择优招聘职业讲解员的风气已在全国普遍形成;各省市对职业讲解员的培训越来越系统和规范;业内颇有点不同意见的“讲解员大赛”在越来越多的省市改进中此起彼伏地持续着;对职业讲解员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也是“八仙过海”,日益完善。

2.职业讲解手段日益得到提升。从讲解辅助工具看,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博物馆讲解员大多用木制教鞭,后改成不锈钢教鞭,如今教鞭成为历史而代之以令当代观众倍感亲切的肢体语言;为职业讲解员量身定做的讲解器更是频频“变脸”,20世纪末大多用的还是手持干电池喊话器,继而变成肩背式喊话器,进入本世纪初,腰围式精巧型团队讲解扩音器开始流行,之后短短时间内几经改进,如今更加轻巧、优雅的免干扰式团队讲解器已经在普便使用。从职业讲解的语种看,也由最初的单一汉语普通话逐步扩展到今天的多种外语和哑语、地方语等,堪称“与时俱进”。

3.职业讲解功效日益得到彰显。今天,尽管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服务选择,但每一批首次走进中国博物馆的观众如果选择一种服务,几乎毫无悬念的都是职业讲解。日常开放接待中是这样,凡重要接待也往往山职业讲解员在一线担当大任。平时职业讲解员是观众眼中博物馆开放服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博物馆与他们心灵沟通的美好使者和桥梁;遇上讲解、演讲之类的大小赛事,职业讲解员更是大显身手。翻开博物馆的留言本,观众对博物馆员工喝彩、表扬最多的莫过于职业讲解员。

4.职业讲解人才日益形成梯队。职业讲解员队伍建设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特别是在大中型博物馆形成了 “金字塔”型梯次向上的良性循环机制。从队伍结构现状上看,招聘制新讲解员比例最大为“塔基”,招聘制讲解员精英为“塔身”,少量在编或入编明星讲解员为“塔尖”。从讲解员成长规律和路径上看,“塔基"部分的新招聘讲解员基数大,但在与博物馆的磨合中流失较多、补充较频繁;“塔基”部分的另一批招聘制讲解员经过历练、沉淀后因热爱、优秀和博物馆的激励而次第上进到“塔身”位置;“塔身”部分的一些明星讲解员又因卓越表现而陆续入编或重用,进至“塔尖”位置,成为“塔身”和“塔基”部分招聘制讲解员学习、效仿的榜样。如此良性循环,使得职业讲解队伍始终保持着“源头活水”与生机活力。

5.新型讲解手段日益成为新宠。事实表明,我国的博物馆观众多喜欢在聆听讲解的过程中享受和体验博物馆。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国际博物馆交流日益密切的形势下,当代观众尤其外宾和中青年观众对博物馆讲解的数字化、信息化服务需求也随之增长。于是具有光荣历史又不乏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精神的我国博物馆传统讲解服务,以博大的情怀拥抱了更多的科技手段。多语种语音导览设备早在近20年前就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到我国,几度“变身”之后,今天在全国大中型博物馆中可谓得到了普及。近年来,一种与智能手机嫁接,叫做“移动智能终端导览应用服务”的全新数字化、信息化讲解系统又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及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相继投入使用,成为手机上网一族中不少观众的“新宠”,并展现出独特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教育推广活动“请进来走出去”,异彩纷呈。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推广活动,是博物馆教育国际化的-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时代发展对博物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近些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深人,特别是一年一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中对教育推广活动分值权靈的倾斜,我国的博物馆教育推广活动“请进来,走出去”,异彩纷呈,在推陈出新中迅速与国际惯例靠拢。其活动原则和门类大致如下:

1.针对本馆性质与使命展开活动。所有成功而富有影响力的教育推广活动案例,莫不是围绕本馆性质与使命而展开的。如作为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其新馆开放以来开展的上百项教育体验活动内容均没有脱离“历史”与“艺术”而策划,湖南省博物馆把马王堆文化进行“菜单式”系列教育活动策划推广,甚至上央视、进课本,均没有偏离该馆作为历史艺术类博物馆的性质与使命;而西柏坡纪念馆也正是因为紧紧围绕本馆性质和使命策划实施了 “唱响一个主题”(即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做亮三个品牌”(即西柏坡宣讲艺术团、西柏坡精神大讲堂、西柏坡文化旅游节)、“搭建四个平台”(最权威研究宣传平台、信息社会化平台、区域网络化平台、体验式教学平台)的红色文化教育推广战略,才有力地提升了西柏坡纪念馆的知名度和红色旅游龙头形象。

2.针对常设陈列与特展展开活动。近来有学者将此类活动称为“拓展式教育” 【5】。常设陈列最集中地体现着一个博物馆的性质、优势和特色,围绕常设陈列策划、展开不同定位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推广活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最为广阔的天地,国内众多的博物馆在这方面不乏成功的案例。而围绕一个特展策划和展开成系列的教育推广活动,对干国内博物馆来讲则是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在这方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等一枇大馆、名馆率先探索、实践,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引起社会广泛参与、媒体持续关注的博物馆教育推广成功案例。这些博物馆针对一个特展的教育椎广活动大都有一个非常系统、具体,操作性极强的企划方案,方案大致分为特展开幕前、开幕中、开幕后、闭幕后四个阶段,教育推广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多成系列,其推出有节奏、有高潮,媒体的选抒和运作有针对、有重点。特别是注重借助当地主流或强势新闻媒体策划推出专版或系列宣传报道,进行专家系列、深度访谈,既有力地扩大了特展社会影响的深度,更凸显了溥物馆教育椎广非同一般的文化品味;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及时利用和嫁接,则使特展的教育推广如虎添翼,更加现代、迅捷和普及。目前,此种特展教育推广模式已被国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推崇和借鉴。

3.针对有关节令和假日展开活动。一是针对与本馆性质和使命有关的节令展开活动。如作为综合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毎逢春节在“历史教室”里举办《春节的由来》、《话说元宵节》等系列“文博小讲”,还设计推出了 “写春联”、“剪窗花”、“制年画”、“DIY灯笼”、“精制贺卡”、“唐装设计”以及“学做中国结”等一系列亲子互动、体验活动;每逢清明节、端午节、六一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令也都有类似的教育推广活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每逢“八一”建军节都要推出相关重要教育活动。至于“七一”,更是所有革命纪念类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大好时机。二是针对寒暑假或旅游“黄金周”展开活动。如上海博物馆的“文博征文与夏令营”、“岁时节日”、“茶、花、香、琴”以及“行知上海、快乐暑假”等寒暑假学生活动形式;河南博物院一年一度的“暑期少儿活动节”系列活动形式等早已形成教育服务品牌。此外大多数博物馆在寒暑假都不失时机的设计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

4.针对有关纪念日及社会热点展开活动。围绕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全国文化遗产日、科技日、旅游日、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纪念日以及奥运会、建党建国逢五逢十周年纪念之类的全国性社会热点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教育椎广活动,也成为了当今我国博物馆界的流行做法,且其中不乏经典案例。如浙江博物馆推出的“带您走进博物馆”之“春风行动”、“阳光行动”、“金秋行动”,“小学生走进文化遗产日活动”及“武林文博讲坛”等活动;河南博物院围绕每年国际博物馆日不同主题举办的“专家讲坛”和“华夏古乐知音会”活动等。内蒙古博物院还围绕当地一年一度“草原文化节”策划推出相关系列教育活动,并使之成为当地当时的社会热点,很好地体现了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要“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使命与宗旨。

5.针对特殊地区或群体展开活动。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博物馆同仁纷纷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有的“公益性”、“共享性”和“均等性”要求贯穿到博物馆教育的具体实践中。针对享受博物馆服务相对困难的特殊地区和群体,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深刻的博物馆教育服务,也已形成一股澎湃的洪流。以四川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博物馆所开创的“流动博物馆大篷车”做法,在为“老、少、边、穷”地区提供博物馆教育服务方面提供了最好的模式。河南博物院常年坚持策划开展针对“希望小学”、“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弟”乃至“少年劳教人员”提供博物馆教育服务,也赢得了高度的媒体关注和广泛的社会赞扬。还有许许多多的博物馆在博物馆文化“进社区”、“进军营”、“进校园”、“进厂矿”、“进农村”等诸多方面谱写了不胜枚举、可圏可点的动人的篇章。

四、未成年人教育普遍成为“重头戏

1 .思想认识上升到全新高度。一是普遍认识到重视未成年人教育是顺应国际范围内博物馆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西方博物馆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美国的史密森博物院早在100多年前就首创了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先河。【6】在该馆和大都会博物馆及大英博物馆等西方龙头大馆、名馆的影响下,未成年人教育的开展早已风靡整个西方博物馆。我国港台地区的博物馆重视开展未成年人教育也早已蔚然成风。这些都是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博物馆同人出国(出境)考察普遍耳闻目睹的事实。—.是普遍认识到重视未成年人教育是完成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党和政府赋予博物馆的重大历史使命的需要。近十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站在事关新世纪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髙度,多次发出通知要求博物馆通过优先免费或优惠开放等形式,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教育的力度。2008年起博物馆逐步实施免费开放后,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又就深化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甚至就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把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在校教育体系等关键问题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7】三是普遍认识到重视未成年人教育是经营博物馆未来希望的需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固然需要多种积极因素的支撑,但源源不断的博物馆后继人才和社会各界庞大的博物馆拥护群无疑是最重要的可持续支撑力量。西方博物馆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国内同人都知道,在西方,那些把美好青春乃至一生献给博物馆的优秀博物馆人,以及那些把深情的关爱和慷慨的支助奉献给博物馆的社会精英们,大多是童年时期在博物馆留下美好回忆的那一族。【8】

2.时时处处不忘小小观众。从新馆建设到老馆改造与发展,不仅针对未成年人的服务基础设施、设备日益得到有意识地丰富和完善,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儿乎贯穿到了博物馆的每一个重要展览甚至博物馆开放的每一天。这种情况在活跃的大中型博物馆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河南博物院不仅在展馆入口和常设展厅中针对未成年人喜好精心设置了一批触摸式导赏显示、三维演示及知识查询屏幕,更针对每一次特展在该展厅开辟了儿童参与区,并设计了贯穿整个展期的儿童系列互动体验及相关知识小讲座活动。广东南越王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儿童教育项目也是纵贯四季,闻名遐迩。类似的例子在国内博物馆中不在少数。

3.千方百计开辟专属空间。博物馆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在实践中的最重要的表现,莫过于为未成年人开辟专属空间。史密森学院依然是领跑者。早在19世纪末,该院就率先为儿童设立了专门的活动室或学习间,小观众们可在此自由玩耍、扮演角色、体验自然、尝试挖宝、模拟驾车等。西方博物馆纷纷跟进,不少博物馆内部还设立了儿童博物馆或儿童艺术馆,形成了独特的“馆中之馆”现象。更重要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进而开设了许多独立的、专门面向儿童的“儿童博物馆”。如美国的大中城市,平均至少各有一座儿童博物馆。【9】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的加深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国一批大中型博物馆“先知先觉”、急起直追,相继开辟未成年人活动专属空间。目前,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广东南越王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东博物馆等都在博物馆新建或改建中千方百计开辟了未成年人教育的专属空间,为我国博物馆在实践中重视未成年人教育、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树立了新的标杆。

4.科学对接配合基础教育。博物馆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最科学、最有效和最根本的办法,莫过于与当地基础教育部门和单位直接对接,建立“馆校合作”的长效机制。国家文物局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要求博物馆要积极谋求建立这样的合作机制。【10】但截至目前,除陕西省和重庆市政府下达通知明确要求所属教育部门把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外,其他各省市尚未形成教育部门和博物馆主动对接开展基础教育的“大气候”。在此情况下,我国一批大中型博物馆以主动担当的姿态,不等、不靠,积极努力改变或营造“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的“小环境”及其探索性的合作机制,取得了可喜成效。

如河南博物院早在2 0 0 8年就放下身段,主动请郑州市教育局就该院与全市中小学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问题多次进行磋商,并请全市中学领导和教师代表就博物院提供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直至教案进行面对面的研讨,最终达成战略合作:郑州市教育局发出通知,将利用河南博物院教育资源正式纳入全市基础教育必修课程,从此每年固定有数万名中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走进河南博物院,把这里当成了 “第一课堂”。除此之外,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等许多博物馆,都在积极改变“小气候”、推动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地探索。

五、志愿服务从“边缘”迈向“中心

1.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出现质的飞跃。过去国内博物馆幵展的一点有限的志愿者工作,主要是大学生“小红帽”形式,要么是被动配合大学生社会实践“闪电式”走过场,要么是一些博物馆的“作秀”或可有可无的点缀。如今国内博物馆界特别是大中型博物馆,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一是深刻认识到这是我国博物馆迈向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活跃而高水准的志愿者服务,是世界上一切先进博物馆必不可少的通行做法。因此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博物馆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飞速提升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加,大力推进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促进我国博物馆加速国际化,并将该领域的国际化提高到与我国国地位相称的水平,就成为了大势所趋和一种责任。二是深刻认识到志愿者工作的好坏是衡量博物馆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标尺。而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数量、质量及其社会影响力,乃是反映-个博物馆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的晴雨表。三是深刻认识到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随着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深化和工作量的急剧增加,经费不足、人力资源短缺,公益性服务亟待拓展等问题口益凸显。而发展志愿者服务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2 .志愿服务早期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1989-2009年这20年,可谓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早期探索阶段。1989年,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首先开始招募志愿者讲解员,港澳台地区博物馆纷纷跟进,其志愿者服务水平很快与国际对接。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开放后招聘数十名大学生志愿者担负讲解任务,首开大陆地区博物馆志愿服务之先河。【11】随后的几年间,敌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等国内一大批大中型博物馆有意识、有计划的志愿者服务纷纷展开,为我国博物馆界广泛开辟志愿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积累了宝贵经验。

3.中国博协志愿者专委会成为强大“推手”。2009年至今的三年多,可谓我国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发展的全新阶段。2009年12月5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专业委员会在宁波博物馆成立。从此,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因为有了自己的全国性行业组织的推动而开启新的纪元,结束了 “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状态,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专委会”成立当天,就成功组织开展了 “首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评选和表彰活动,并邀请到国际博协、国际博物馆之友联盟以及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出席颁奖仪式,且此种评比表彰活动纳人常态化运作坚持每年一届;“专委会”成立的第二年,就在第22届国际博协(上海)大会上高调亮相,成功组织了 “国标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并吸引了国际博协、国际博物馆之友联盟和国家文物局领导及大会媒体的首先关注;近年来,“专委会”又启动了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机制。在“专委会”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博物馆已经呈现出了志愿者服务争先恐后、百舸争流的局面和“规范、创新、提升”的优化发展势头。

4.志愿服务正从“边缘”大步迈向“中心”。-是正从我国博物馆内部的“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大步迈进。志愿服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二是正从国际博物馆志愿服务大家族的“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大步迈进。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在国际博物馆大家族中起步晚,四年前还“名不见经传”。但到了2010年(上海)第22届国际博协大会期间,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就一举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以及相互对话的资格。就在此次大会期间中国博协志愿者专委会组织的“国际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上,国际博物馆之友联盟主席在其演讲中高度赞扬说,中国的博物馆志愿服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之迅猛令人感到“惊讶”。三是正从我国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的“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大步迈进。还在几年前,很多博物馆志愿者服务要么是空白,要么还是“弱、小、散、差”,其在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可谓默默无闻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短短的几年间飞速发展,不少博物馆的志愿者服务一跃而成为当地乃至中国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中最活跃的新星一族。如河南博物院,不仅在全国博物馆行业内部一再荣获团体及个人“十佳之星”的最高荣誉,还屡屡荣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的全国最高荣誉和“河南省十佳志愿者集体”、“河南省十佳志愿者之星”等全省圾高荣誉。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一大枇博物馆也都取得过类似的社会荣誉,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与媒体的持续关注。志愿者,正在成为中国的博物馆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不可忽视的一支新的主力军。【12】

总之,前我国博物馆教育呈现出的上述五个方面的新趋势和新热点不仅已经处于“进行时”,还将成为“未来时”。可以预料,它们必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我国博物馆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而,我国的博物馆同仁如果希冀自己的博物馆教育职能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在整个博物馆的竞争与发展中更加“给力”,也就不能不对此予以及时的把握和持续的实践。

作者简介:丁福利(1963.5).男,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

参考文献:

「1]参见严建强:《拓展式教育: 博物馆文化的新内涵》一文中关于国际博协对博物馆最新定义的表述及对“拓展式教育”之解释,载《中国博物馆》2013年第1期,第2页。

[2]安来顺:《博物馆专业化发展及其公众意识的历史考察》,2010年4月26日在河南省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相关内容参见.丁福利《强化公共服务——我国博物馆追求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的双重呼唤》,载《中原文物》2011年第2期,第92页。

[3] 丁福利:《博物馆宣教工作也要打造精品树立品牌》,载《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29日综合版。

[4] 参见《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定性评估指标体系》,载《中国博物馆》2012年增刊,第172页。

[5]参见严建强:《拓展式教育:博物馆文化的新内涵》.栽《中国博物馆》2013年第1期。

[6]参见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3-106页。

[7] [10]参见《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

[8]参见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3-106页。

[9]同上。

[11]陈燮君:《中国的博物馆志愿者》,载《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全球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资料汇编。

[12] 丁福利:《从“边缘”迈向“中心”——关于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 《中国文物报》,2012年11月28日“博物馆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