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研究新进展

02.03.2016  09:24
  2015年,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围绕区域经济的新特点展开了全方位、多维度、大纵深的理论创新研究,取得许多学术成果。讨论梳理区域经济研究新进展,需要查阅经济类的核心学术期刊。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刊《区域经济评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领域第一刊和引领区域经济学发展前沿的重要期刊,所刊发的文章基本涵盖了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高度契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热点,文章的组织和编排有新意、有特色、有精品意识,颇具战略眼光,体现出社会科学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集中探索。鉴此,本文以《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所刊载的学术文献为依据,对2015年度的区域经济研究成果作粗线条的学术梳理,将2015年度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概括为“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合作、区域转型发展研究、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城镇化与城市群问题研究等五大方面。
  
   “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旨在通过探寻经济发展之道,促进以我国为龙头的区域分工合作体系的建立,确立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模式。著名经济学家肖金成教授高度评价“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认为“一带一路”是开放之路、合作之路、发展之路、和平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在技术、投资、贸易、能源、工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有利于推动我国沿海内陆沿边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与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钱津研究员指出,中国各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工作重心应以已成为国际市场组成部分的国内市场为主。中国民航大学曹允春教授认为,在“一带一路”重塑产业分工的战略机遇下,由于航空运输便捷、高效的特点,迎合了临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高附加值属性,在吸引高端产业、高端要素中更有机会。南开大学郝寿义教授则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串联了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桥头堡的泛珠三角区域,其战略地位将会极大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杨丹辉研究员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政府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而且还应积极发挥公共外交的作用,积极开展教育、医疗、旅游、文化、宗教等领域的合作,夯实新时代的地缘战略合作的民意基础,从而使共商共建的“一带一路”机制更具弹性、更加开放。可以说,所有这些观点都以国际化视角重塑着区域合作新模式。
  
   区域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安晓明助理研究员认为,技术效率带来的TFP增长率的成长是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结构性转变,要推进区域经济转型的结构性转变需要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双轮驱动。山西师范大学肖黎明教授认为,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还要合理利用外资,充分发挥FDI溢出效应对区域主导产业转型及新兴产业培育的积极作用,也要避免FDI流入对本土企业的不利冲击。
  
  针对内陆地区产业转型与发展问题,河南省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胡美林提出了内陆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即降低沉淀成本,克服产业结构转型阻力;创新驱动,增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力;延长链条,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开放带动,拓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空间;政策引导,降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风险。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段小梅研究员认为加快西部传统工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要鼓励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升级,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延伸制造业产业链;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制造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发挥西部军工科技优势,着力推动军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国民幸福的目标推进工业化,在西部大中小城市工业区全面推行产城融合。
  
   区域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过渡到均衡发展战略。国家行政学院王小广研究员认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做重大调整,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上,形成平衡发展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研究员系统阐述了区域发展的战略取向。他认为,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价值取向从亢奋的物质主义向权衡的物质主义转变时,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维和政策目标必将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往那种在较狭窄的资源要素空间和扁平技术层面上进行的“平推式工业化”,已经面临战略空间狭窄的约束,出现了资源边际效率下降、加工产能过剩、盈利空间收缩、区域吸引力不足、环境承载瓶颈等问题,并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率的下行压力。因此,各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向资源要素、产业技术、地区文化和地缘格局的深度层面进行战略空间拓展。
  
   城镇化和城市群问题研究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研究员认为由于新型城镇化道路更加突出结构转型,既会不断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又会推进城市群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在广度与深度上提升区域的“城市性”,从而加快城市群地区同城化发展的第三次转型。国家发改委李爱民和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提出,下一阶段城镇化的区域格局是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为基本框架的“两横三纵”城市群体系。总的发展策略是以四大板块区域为基础,以各层级城市聚集经济为依托,以城市群分工协作为前提,分层次推进城市化;与“整体分散,优势集中”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相适应,构建区域性、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合理配备城镇化规模结构,建立健全城镇化功能体系,逐步形成城镇化区域格局,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北财经大学苗丽静教授认为,在我国城市群发展中,区域壁垒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恶性竞争、产业雷同、城市软硬件设施衔接乏力以及影响政策协调等危害。实现城市群治理创新要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建立区域共同市场规则,建立跨区域的合作组织,强化民间力量。
  
   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如何为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即以贸易自由化为基础,建立充分自由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提升一体化区域的居民福利水平,建立统筹区域空间均衡协调的发展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张可云教授从法律视角提出顺利推进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有完善的区域规划法、区域政策法与区域关系法做保障。快速推动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并有序推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在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方面下功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喻新安研究员则提出要高度重视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设,完善经济区利益分享、补偿和协调机制,以提升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总之,《区域经济评论》在短短创刊三年的时间里,站位区域经济研究前沿,坚持刊发区域经济研究精品,彰显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繁荣景象,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者系《经济学家周报》副主编)
  
  责任编辑:李大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