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真缺一门大学恋爱课(附动作聊天图)

14.10.2015  12:02
  成人世界里的情感悲剧,可能正是因为我们成长期中缺乏情感教育。因此,天津大学恋爱课,还是很有抛砖引玉的意义。

  2015新学年第一周,天津大学学生拿到手的选课手册上,赫然列着一门《恋爱学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开课单位是校团委,共计两个学分并将于寒假过后的下学期正式开课。

  以下摘录了这本课本中的一段落内容:

  “说话时的手部小动作可以透露你的个性

  人人说话时手上都会做点小动作,这些小动作也能泄露你的心思。美国《肢体财富》列举了最常见的5种手部动作。

  说话时不时地用手遮住嘴巴。通常,这类人心性懦弱、内向拘谨,无法与人分享内心的秘密。另外,有些女人喜欢用手背遮住嘴,表示她对面前的人有好感。倘若这个动作频频出现在男人身上,则表明他有点“娘娘腔”。

  说话时用手摸鼻子。说话时不断摸鼻子,就可能在撒谎。人在撒谎时鼻部组织会因充血而膨胀扩大,说谎者会因鼻子发痒而不断触摸。

  说话时用手摸眼睛。有统计发现,一般人每小时至少摸一次眼睛。如果说话时不断摸眼睛,有两个意思,一是感到很疲乏;二是不同意对方观点,想发表意见。

  说话时抓头发或摸耳朵。说话时喜欢这样做的人通常心思超级细腻,甚至有些敏感。有时别人认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们看来就是大事。

  说话时手指放在两唇间。这可能说明他在一边仔细思考一边说话,而不是信口开河。”

  这则新闻甫一出街,就引爆网络——有不少网友反对,认为大学开设恋爱课程是“不务正业”、“哗众取宠”,还教恋爱动作,这都是老掉牙的了,现在恋爱的动作岂止仅仅这么几招?一位大三学生说道“就以动作聊天为例吧,书上教的那些动作,太古老了,还没专门主打动作聊天的软件‘压寨’里演示得好。“,看来,现在的学生群体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早已是在互联网上。但也有许多学生呐喊助威,认为恋爱课早该开了。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也认为,我们的大学还真缺一门恋爱课。不能总从网络,动漫,二次元当中受那些文化的影响和感染。虚拟和现实是有区别的。

  说实话,我们这些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大学之前就有过恋爱经历的人还是占少数,大部分的人被繁重的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也正因此,很多人其实只会学习,而无法开启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模式”。这些年,为何那些教人“泡妞”、追女生的社会课程十分火爆,不正在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于爱情的教育吗?

  再看如今的校园新闻,媒体报道最多的就是因校园恋情而导致的诸多悲剧事件吧,像大学生因失恋而自杀、频繁堕胎、感染HIV等屡见不鲜。而离开校园之后年轻一代的婚恋状况也往往饱受诟病,像凤凰男与孔雀女的冲突、离婚率的持续走高,也令人焦灼。其实,我们很难意识到,成人世界里的情感悲剧、婚姻不幸,可能正是因为我们在成长期中缺乏关于情感的教育。

  有鉴于此,某大学开设恋爱课,其实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不失为一次勇敢的尝试。当然,可能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课程效果等诸多方面还不完善,但这毕竟算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多高校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毕竟,如果大学生恋爱完全靠APP,对年轻人发展是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