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服务成市民出行新宠 舒适车型起步40元

09.01.2015  11:33

交通部发声规范“专车”服务 禁止私家车用打车软件拉客

近日,几种针对中高等收入人群搭建的“专车”叫车软件开始流行。只要乘客有足够的消费能力,那么距离、车型都不是问题,可以选择10万元的经济型车,也可以选择50万元的豪华轿车。

但这种“私人订制”受到了出租车行业的声讨,随后执法部门也开始严查非出租运营车辆利用软件参与租赁运营,北上广甚至宣布私家车用打车软件接客非法,将“专车”定义为“黑车”。

昨日,交通运输部发声:鼓励创新但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专车”经营。

郑州晚报记者 刘凌智

文/图

记者从嵩山路棉纺路口打车到东风路商鼎路口,车费最高约104元。

预约专车

成为市民出行“新宠

昨日,郑州晚报记者登录一款“专车”软件,发现通过该软件不但能够预约前往全省各地、机场、火车站的专用车辆,并且提供了郑州市内通行的预约车辆服务。

例如从嵩山路棉纺路口到东风路商鼎路口,最低档次车型为经济车型,与科鲁兹等同级别车,基础费用30元,预估车费63元;最高档次则为豪华车型,与奥迪A6L等同级车,基础费用50元,预估车费104元。

市民梅先生表示,最早接触“专车”预约是在去年10月份,第一次是去机场接朋友,司机非常准时,并且很有礼貌,来回花了220块钱,“一是不需要自己开车,二是感觉很有面子,最后司机还给了20块钱的代金券。

随后,梅先生和其他两位同事,开始了“专车”预约的上班模式,三人每天早晨7:30在淮河路与西三环集合,搭乘预约车辆前往经三路与红旗路的公司,梅先生表示:“长期预约还有优惠,只比出租车贵几块钱,比自己开车省多了。

梅先生的拼车同事也表示,根据自己的出行计划与用车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与车型,这与站在寒风中苦等出租车,好不容易等到一辆还问“去哪儿”相比,各方面都有优势。

非法营运私家车属“黑车

专车”流行后,出租车的生意却受到了影响。

司机杨师傅说得比较实在,他说在我国反贪反腐、交通拥堵的大环境下,出租车市场其实也遭遇寒冬,跑白班的受堵车影响,收入降低;跑夜班的更是惨淡,酒店客流量下滑,娱乐场所门可罗雀,一到晚上11点几乎面临无活可拉的尴尬局面。

杨师傅说,现在不但有摩的、机三、黑车等违法车辆抢生意,最近又冒出个“专车”预约,很多私家车都出来营运了,这跟黑车有啥区别呢?

据交通运输部表示,当前各类“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是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但市客运管理处稽查支队一位执法人员表示,“专车”这种行为属于未取得运营资格擅自从事非法运营,也严重影响了本市出租汽车的正常运营秩序,属于“黑车”。

这位执法人员表示,不能否定新生事物的发展,但这些“专车”属于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私家车,行为不合法,“搭乘社会车辆存在一定危险性,无法保证人身及财产安全。

交通部:禁止私家车参与“专车经营

昨日,在网络一片争论声中,交通部发声表态,鼓励创新但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专车”经营。

交通部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此外,各类“专车”软件公司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运输供需撮合平台,而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树立品牌意识,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交通部表示,将继续对“专车”服务开展持续调研与深入研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适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市场充分竞争与规范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满意的出行服务。

杨卫萍 制图

(郑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