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课堂应加强顶层设计

11.08.2016  19:42

据报道,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陕西省普通高中将新增包括必修课程《普通高中中华文化基础》在内的5门课程。《陕西地方戏曲》作为选修课也成为其中之一,该课程可结合音乐、美术学科教学进行,也可结合夏令营、艺术展演等形式开展。

地方戏曲作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传承优势的艺术样式,以进课堂形式与学生定期见面,对学生更好感知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学校美育和德育渠道都大有裨益。然而,地方戏曲课程教学要实实在在地产生效果,关键在于学生与传统戏曲艺术的亲密度。

当下,不少年轻人对传统戏曲艺术望而却步,这很大程度上跟他们缺乏和高质量、高水平戏曲演出直接接触以及与戏曲艺术家近距离互动有关系。笔者认为,对有一定门槛的地方戏曲教学,要把学生置于高水平的戏曲环境中,而非为了完成学分而死记硬背,需要创造条件,把最适合学生的优秀剧目、最有艺术感召力的优秀演员请进课堂,同时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走进剧场,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这就需要教育、文化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合作,畅通“请进来、走出去”的渠道。

事实上,“校艺”合作在多地已展开。如在西安易俗社,学子进剧场正走向常态化;在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资助中小学校成立黄梅戏娃娃班,聘请专业演员现场教学……不可否认的是,这类合作的惠及面有限。当务之急是把点对点的合作上升、扩展为面与面的合作,这对于戏曲专业师资不足、财务支持有限的普通学校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不妨借助地方戏曲教学在一省范围内铺开的契机,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深化合作,可借鉴“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经验,采取政府购买文艺院团服务的形式,夯实长期、稳固合作的根基,实现教育学生和培育观众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