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戏曲发展】戏曲事业沐春风齐心协力推精品

07.08.2015  12:11

重视剧本打造精品

□穆海亮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发布引人振奋,“戏曲的春天就要来了”成为戏曲界共同的心声。《政策》涵盖了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对剧本创作的大力扶持,因为我认为这是解决戏曲困境、打造戏曲精品的重要保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危机之声不绝于耳,观众的流失和剧场的冷清是其主要表征。个中缘由十分复杂,而最不可忽略的原因还在于戏曲创作本身陷入了困顿,剧本文学未能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剧本文学和舞台呈现是戏曲之两翼,前者不仅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情感表现、思想传达诸方面为后者提供了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者可能达到的艺术水准。《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首先是因为它们都是文学经典,它们对“”的关注和表现超越了时代、民族和文化差异,从而具有了普遍和永恒的价值。新时期以来的《曹操与杨修》、《董生与李氏》、《程婴救孤》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经典,也首先得益于剧本。可惜的是,如今像这样的戏曲文学精品太少了。

戏曲发展要突破瓶颈,首先是剧本创作要实现突围;剧本创作要突围,就必须壮大戏曲作家队伍,激发戏曲作家的创作活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然要高度重视并合理解决戏曲剧本及剧作家相对边缘化的地位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有着历史和现实层面的多重原因。历史地看,自清代“花雅之争”后,中国戏曲由此前的文人主导阶段进入了艺人主导阶段,用魏明伦的话来说,就是从“编剧主将制”变成了“角儿制”。其优势是促进了戏曲表演艺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弊端则是戏曲的文学价值遭到放逐。从创作现状看,西方各种反对文学性的“先锋”戏剧思潮在中国产生了影响,戏曲艺术重剧场而轻文学的倾向越发明显。从现实情境看,在文化多元、竞争激烈、各种利益诱惑层出不穷的今天,戏曲创作已经成为比较“冷门”的领域。

政策》明确提出加大剧本创作扶持力度,可谓正当其时、切中要害且富有前瞻性,因为这正是激发剧作家创作积极性,开掘剧作家创作潜能,打造戏曲传世精品的根本举措。

(作者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加强对外输出展示戏曲风采

□贺宝林

戏曲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综合性、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堪称民族文化瑰宝。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戏曲逐渐陷入困境,甚至被人称为“夕阳艺术”。对于这个问题可谓见仁见智,但多数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戏曲面临的生存大环境的变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对戏曲造成了致命的冲击,在应对文化更加多元、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性挑战中,戏曲可谓力不从心,甚至疲于奔命。可以断言,中国戏曲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全球化的步伐,其面临的危机必定会越来越重。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戏曲到底该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重新出发,以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并参与到全球化的共建之中。之所以用“重新出发”,是因为戏曲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自身嬗变,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重新出发”就是要从中国走向世界。

事实上,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格局中,戏曲理应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主要选择,理应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主要凭借。艺术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艺术可以一下子窥视到这个民族的内心世界,了解这个民族的心理品格。戏曲作为中国最具综合性的民族艺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品格,在人类文明的交流中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像我们欣赏接受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一样,同样也会被全人类所欣赏和接受。

戏曲走向世界不能只靠华丽的服装、奇异的脸谱、固定的程式去满足外国观众的猎奇心理,那种为了迎合外国观众而对民族文化削足适履、降格以求的做法,只会损害民族文化的形象。戏曲走向世界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深厚传统,在更高的形态上完成现代转换,具备与人类一切优秀文明对话交流的品质,必须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输出中国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思想和内容,成为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这不仅是戏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戏曲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系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青年戏剧评论家)

戏曲振兴工程意义深远

□冯辉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针对性很强,将使我国戏曲事业发生深刻变革,形成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认真解读《政策》,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戏曲振兴工程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必须把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提高到实现“中国梦”的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千百年来,中国戏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中,是社会辐射面最广、传播功能最强、潜移默化效应最深刻的文艺形式,同时戏曲艺术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载体和集中体现者。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动态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反映,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也会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

在实施振兴戏曲文化的工程中,我们必须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和创作导向,像樊粹庭、常香玉、杨兰春那样的戏剧家一样献身戏曲事业。樊粹庭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他始终以传承中原文化为使命,创造性地借鉴各剧种艺术形式,使豫剧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常香玉以“戏比天大”来要求自己,她一生的艺术道路,就是同人民群众共命运、共悲欢的道路;杨兰春被誉为“河南现代戏之父”,在戏曲现代戏的剧作、导演、音乐等方面均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戏曲工作者若能秉承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精神,何愁戏曲文化不繁盛?

(作者系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多种途径传播戏曲艺术

□杨帅学

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不仅需要不断传承发展,更需要大力推广和传播。戏曲艺术不仅要通过传统方式在舞台上现场演艺传播,还需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体和传播手段,来开展内涵更为丰富、意义更为深远的传承——即借助现代科技支撑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技术,通过对经典剧目的横向传播来推动和促进传统戏曲艺术的纵向传承。

电影、电视和广播等对于戏曲的成功传播与传承效应,是最为显见、最有说服力的。戏曲电影是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前些年,戏曲电影《花木兰》《朝阳沟》《卷席筒》《诸葛亮吊孝》等曾对河南戏曲的传播与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戏曲电影《程婴救孤》《清风亭》《焦裕禄》等都是在经典舞台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领略到戏曲艺术的崭新魅力;电视为戏曲的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例如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是以戏迷擂台赛方式呈现的一档戏曲综艺旗舰栏目。它已成为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的第一品牌。

广播是通过电波传播戏曲的传统而重要的手段,很多戏迷贴身携带着小型收音机,走到哪里,就听到哪里,真可谓是戏曲沃土上最为活跃和美妙的空中梨园。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信息传播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戏曲与网络的联姻势不可挡。网上戏曲文本信息的传播极大地方便了戏曲资料的阅读与研究,网上戏曲的音像传播,体现出网络对于戏曲电影、电视传播等形式强有力的整合作用。网络传播方式多样、资源丰富,形成了自身特色,开发了更广阔的戏曲领域,培养出更多的戏曲受众。

戏曲艺术切实地通过传播来促进传承,既张扬了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也培养了更多观众和听众,培育了能使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文化土壤与健康生态。因此,应使当今最为普及和强势的电影、电视、广播及互联网等多样媒介,成为我们传播和传承戏曲艺术最为便捷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与现实路径。

(作者系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曲剧团副团长、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

期待戏曲展露新气象

□李红艳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一出台,就引发了广大戏曲工作者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

笔者认为,《政策》发布的最大意义在于它重新唤起了民众珍视传统戏曲的意识。对于年轻观众而言,戏曲已经太遥远、太陌生;对于现代社会求新求异的人们而言,戏曲已经太陈旧、太隔膜。解决危机,传承传统,还要从唤起民众对传统戏曲的价值认同,唤起戏曲工作者对自身的认知自信开始。《政策》的出台,就具有这种“唤醒”意义。《政策》特别提到,要“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要“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这些提法掷地有声,带有权威性、指示性、号召性和激励性,会在全社会唤起对戏曲艺术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判断。而《政策》中对戏曲保护发展的种种优惠政策和对戏曲工作者权益的种种保障,对唤起广大戏曲工作者的价值认同和认知自信,更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意识唤醒和价值认同的回归,对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来说,是最有效的良方。

政策》是立足于大量实际调研和对戏曲现状深入了解基础上的梳理提炼和有的放矢,既有对近些年戏曲发展经验的巩固和弘扬,也有对某些偏颇做法的反思和修正,还有在基于现状基础上对未来的设想和展望,有根有基,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方向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国戏曲来讲,不啻是雨露甘霖。我们相信,有中央政策的保驾护航,有戏曲人的认知自信,有对传统文化再认识、再评价的社会环境,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戏曲一定会展露出新的气象和景观。

(作者系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青年戏剧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