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外说“芦花”

08.09.2015  16:50

作为一个老戏迷,看了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演出的《芦花记》,虽然觉得在选材、立意、结构与情节处理上,剧本还有一些值得思考、探讨的地方,但我还是感受到了观赏的愉悦和欣喜。

首先是舞台上的年轻演员让人耳目一新。与名家、老艺术家的熟悉面孔和身影相比,这台演出洋溢着青春活力,有种蓬勃向上的朝气。他们不但基本功扎实,身段、扮相好,而且台风严谨,表演投入,对人物和情景的领会、把握认真、到位,饰演主角的几位演员,嗓音干净明亮,唱、白、做俱佳,素质和功力不在名家之下,也许还多了些激情和新鲜感。艺术需要这种新鲜感。观众不只喜爱名家名段,也喜欢稚萌与清新。那些形成流派的老艺术家都是科班出身,十一二岁登台演出,二十来岁成名,他们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和创造激情,使豫剧因年轻而贴近大众、广受民间欢迎,他们当年的稚萌成了我们今天的经典和传统。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相继离世,近几年创建了自己流派的老师亟须培养后继队伍,青年团的建立,对于豫剧艺术的发展,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举措。

这个戏很适合青年团演。不仅因为小制作,低成本,情节单纯,角色集中,更因为剧本和唱腔的传统性。多年来,我一直反对剧本图解政策、配合形势,主张剧本应该站在人性立场,从艺术出发。我对以一个音乐设计关在屋里写出的歌谱代替传统板式,代替演员的创造,深恶痛绝。一些音乐设计,不但肆意破坏几百年来由几代艺人的智慧积累起的传统唱腔,抹杀豫剧流派特色和个性,而且误导、带坏演员,把素质好、嗓子好的演员毁在一道汤的豫剧歌里。因此,我一直是石磊先生新古典主义的热心支持者。如本文开头所说,《芦花记》这个本子虽然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但它是人性戏,人情戏,为演员的感情投入创造了故事载体。整场音乐沿用豫西调,不但使观众领略了传统唱腔的魅力,也使青年演员能够在演出实践中确立自己的声腔艺术,在认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天赋,发挥个人的创造力。看完戏之后,我想,如果这些素质优秀、基本功扎实的青年演员选择一个应景宣传的本子,再由一个自命不凡的音乐设计谱曲,这场演出的效果会是什么样?这些演员以后的路子会如何走?那恐怕是另一回事了。

在一次戏剧创作研讨会上,我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作品是我们民族的软实力?什么样的作品构成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那些走红主流舞台的宣传戏?对于豫剧,什么样的本子,什么样的音乐,才是我们河南人的软实力?才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芦花记》,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一个艺术追求的不错的开端。希望他们以后多演戏,常演戏,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树立起自己的艺术风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