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芳华",用老照片讲述郑州这座城市的故事

02.04.2018  11:23

▲1981年拍摄的郑州邙山提灌站(郑州黄河游览区前身)

2004年5月1日,郑州市邙山区正式更名为惠济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惠济区内山、水、城、林交相辉映,呈现“人在林中走、车在绿中行”的美丽图景。

今天,河南图片网推出一组拍摄于上世纪的老照片,再现惠济区曾经的“芳华”,回首惠济的来路与初心。

生态农业篇

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郑州郊区花园口公社大地田园。

花园口公社社员在管理秧苗。

看着即将丰收的水稻,花园口公社的老农喜上眉梢。

又是一个丰收年!花园口公社社员在收割水稻。

花园口公社社员在打水稻。

花园口公社西黄刘大队的打谷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水利润民篇

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郑州的生命线”——郑州邙山提灌站。当年,在大功率离心泵的强力驱动下,经沉淀的黄河水从邙山脚下的粗大水管中直冲山顶,穿过众多暗渠和沉沙池,长途“跋涉”24公里,最终到达郑州市内的石佛水厂和柿园水厂,供应了城区超过60%的居民用水和沿途近10万亩的农灌用水。

河水引上邙山头,然后沿渠道注入23公里外的西流湖,成为当时郑州最为重要的水源。

郑州邙山提灌站渡槽引来的黄河水,对周边的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年,伊斯梅尔副总统率领索马里政府代表团参观郑州邙山提灌站。

1981年5月,美国堪萨斯州农业代表团在郑州邙山提灌站参观。

一张张老照片定格了惠济人为惠济区发展不懈奋斗的身影,凝聚“惠济”精神,传承记忆,继往开来。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