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歌声犹在 民族精神不改

13.11.2014  14:38

 

      自2013年底首次在校内上演以来,我校精心打造的马可作品音乐会先后走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等高校演出。前不久,该音乐会又作为全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在省内部分高校进行巡演,受到师生的普遍好评,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台音乐会,是我校百年厚重历史催生的硕果,是我校师生对马可作品的再创作,其艺术性和学术性,极大丰富了高校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载体。

厚重历史氤氲民族情怀

      迄今为止,河南大学已经走过了102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在河大精神的指引下,“铁塔牌”学子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每每在民族生死存亡和国家建设的关键节点发挥重要作用,马可便是其中的一员。

      1935年9月,马可以优异成绩考入我校化学系,志在实现科学救国;抗日民族运动风起云涌之时,马可与进步青年用满腔热血谱写青春赞歌;1936年秋,马可在钻研化学的同时自学作曲,开始了音乐事业;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可发起组织了“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投入到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受到音乐家冼星海的指导;20岁的马可离开校园,投身抗日洪流,踏上以音乐为武器的救国道路。

      年轻的河大给青年马可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从科学救国到怒吼歌咏队,变的是救国的武器,不变的是爱国的赤子之心。从鼓舞人心的《游击战歌》、《陕北组曲》到脍炙人口的《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用他高昂的旋律激励了无数中国人,并感动至今。

      昔日,怒吼歌声犹在;而今,民族精神不改。随着马可音乐的代代传唱,河大也走过了百年的风风雨雨。百年校庆过后,学校更加注重对历史的挖掘和传承,百年校史系列图书出版,新的校史馆建成并对外开放,这些既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文化的传承。2013年,在马可诞辰95周年之际,马可作品音乐会应运而生,河大人将马可的作品进行加工再创作,融入新时代的因子,用新鲜的形式重温烽烟漫卷的年代,传承时代歌者的民族音乐情怀。

精心打磨力创文化精品

      从音乐会想法的产生到作品雏形的展现,再到节目的精彩呈现,其中熔铸了我校师生的大量心血。排练初期,我校派人专程赴北京对马可的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并对他的女儿进行采访,深入了解了马可在求学期间成立“怒吼歌咏队”以及走向音乐创作道路的背景,并从专业角度剖析了马可作品的艺术特色。在丰富史料的支撑下,每一次排练都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排练厅和大礼堂见证了他们的汗水和欢笑。

      排练期间,音乐会得到了中国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先生的指导。耄耋之年的她亲自排戏,为演员们做示范。在歌剧《白毛女》扎红头绳的片段中,郭兰英亲自演示扎红头绳的动作,跪在地上给演员做示范,长时间的跪地指导让年迈的郭老无法起身,在两个人的搀扶下才勉强站起来。她一再强调:“兰花指这些没必要的动作都不要,一定要生活化,表现出内在的东西。”

      音乐会选取了马可从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创作的20余首曲目,艺术学院的师生们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刻苦排练,以独唱、对唱、重唱、小合唱、民族管弦乐演奏、歌剧选段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将一首首传唱久远、脍炙人口的歌曲生动细腻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说起这台音乐会,校党委副书记、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凌感慨颇深。她说,整台晚会倾注了全部演职人员对马可的无限热爱之情、尊敬之情和崇敬之情。音乐会既是一次提高教学水平的展演,也是艺术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示,并借此培养一批热爱艺术、热爱母校的学生。

高校巡演受到各方称赞

      在大礼堂观看音乐会期间,艺术学院的刘奕冉一直举着手机录像,“感觉自己好幸运啊,从来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音乐会,我把这些精彩的瞬间都记录下来,留作纪念。”在中国音乐界的高等学府,我校和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共同演绎马可作品,“音乐会让我领略了马可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游击战歌》、《咱们工人有力量》这些歌曲都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想这就是马可音乐的精神所在。”一名观众如是说。

      由于演出反响良好,音乐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2014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11月4日、6日、7日,校领导王凌、邢勇、刘先省分别带队,到周口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学院、中州大学等省内高校展开巡演,受到师生们的欢迎。他们一致认为,音乐会非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同时也是一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

      谈起音乐会在高校巡演的意义,校党委副书记邢勇表示,马可作品闪耀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时代精神。对马可音乐的再创作和对马可精神的弘扬,将有助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