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科技经”才有丰收年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滑县白道口镇的这个示范方,以前是一片盐碱地,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科技的推广,让这里变成了沃野良田。
蒙蒙细雨中,记者在地头随机剥开一穗玉米,只见穗大粒多,颗颗饱满。示范方里几乎看不见杂草,玉米整齐度好,品种统一,种植密度较高,种植行距规范。
“这说明,农业种植的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民手里得到了规范的执行。”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刘京宝说,“从目前看,玉米的灌浆率在40%左右,今年产量一定相当可观。”
近年来,滑县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把新打机井深度增加到70米,为大旱之年夺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吴教授,您能给我们推荐一些适宜机收的品种吗?”在滑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民可以直接与省、县、乡专家进行视频对话,种地有疑难再不用发愁。
“更重要的是计划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滑县农开办主任王威说,“农民学科学、用技术的热情高涨,他们亲切地把示范方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黑板的课堂。”
我省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自2010年开始实施,已探索出了一个科技支撑农业的新模式。今年夏粮作物上,30个县共建设30个小麦万亩方,方内平均亩产达到534.7公斤,较目标产量亩增产21.9公斤,增产幅度为4.3%。
今年夏秋罕见的干旱天气对玉米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但由于采取措施得力,“软”“硬”两方面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玉米又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聚焦两大方面,一是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种粮大户、粮食种植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二是运用先进科技元素,更好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省农开办主任庞学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