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强力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中国工业报记者 于成水 通讯员 王玮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新时期国家三大重要战略之一,在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后,德州市委市政府立即大力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力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打造成山东经济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使德州走出一条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特色之路,必须实现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新型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全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提高,自主创新企业、创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人才集聚规模化。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殷实,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京津冀南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 重点落实六项强化措施 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必须多措并举、率先突破。 一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实现突破。实施协同发展必须坚持亲商策略。变招为亲,转变招商引资方式,配备专业化亲商队伍,完善科学的亲商机制和灵活的分配机制。推行“互联网+亲商”模式,形成亲商引资快捷、高效反应机制。完善产业链,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引资。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科技创新优势突出、市场竞争优势突出、对经济拉动优势突出的大项目好项目,走高端、高质、高效的新路子。 实施协同发展还要注重招才引智。以“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为人才理念,建立务实灵活的招才引智机制。完善支持各类人才创业的政策环境,打造爱才、识才、聚才、用才的人文环境。围绕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完善柔性引才政策,着力引进高端急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创建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借势借力、合作共赢的思路,坚持南北借力、协同发展,统筹抓好与京津和省会济南的对接融入。实施“1+1+6”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专门班子,配备精干力量,高效推进区域合作。高起点搞好政策研究和规划设计,明确路线图、对接点和配档表,做到项目化运作、台账式推进。 二是改革创新实现突破。要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必须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和协同发展亟须解决的难点,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加快建立有利于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协同推进各项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等深层次矛盾加大改革力度,坚持运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破解资源要素制约。 实施协同发展要搭建创新平台。加快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机制,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政策集成和资金引导。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园建设,打造立足德州、面向京津、辐射全省的技术产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成立创新创业引导基金,以融资担保、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创新导向,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的对接,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更多企业与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建立战略联盟,使德州真正成为协同创新基地。 三是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突破。要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必须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坚定走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围绕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优势企业为主导,相关产业、企业联盟布局,纵向拉长产业链条,横向提升配套水平,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实施协同发展必须抓大扶强培优育新。围绕销售收入、税收、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即筛选100家大企业、100家高技术高成长高税收预期的“三高”型企业、100家创新型企业,集中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重点扶持,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配套的发展格局。实施协同发展还要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按照打造京津南部、济南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要求,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努力建设京津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四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突破。实施协同发展必须完善新型城镇体系。以打造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完善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加快编制城市专项规划和重点建设区域详细规划,着力突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土地怎么种”等瓶颈制约。 做优中心城区。集中优势资源、搭建优质平台、提供优质保障,按照功能互补、彰显特色、互联互通、产城一体的原则,科学确立“四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谋划实施武城、平原、宁津与中心城区的对接,形成竞相发展、协同发展的城市格局。推动高铁新区与生态科技城、马颊河生态岛的资源整合,加快德州“创新谷”规划建设。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吸引力和承载力,积极承接京津、济南等优质资源要素,促进产城融合。 五是保障改善民生实现突破。实施协同发展必须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兑现民生承诺。统筹发展就业、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使民生问题实现制度化安排、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 六是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突破。实施协同发展必须打造优良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做实政府责任、行政权力、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四张清单”,努力创造政策最优、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发展环境。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建设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用足用活国家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各项政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 强化协调实现强有力的领导 要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领导队伍,强化组织协调督导指挥。专门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协同发展为战略以建设“一区四基地”为载体,南北对接融入京津和省会济南,实现借势发展;实现德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协同发展。倾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统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业抓大扶强等重要领域,都要强化领导、上下联动、共同推进。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坚决摒弃安于现状、小进即满的陈旧观念,坚决摒弃回避矛盾、当太平官的陈旧观念,坚决摒弃畏难发愁、等待观望的陈旧观念,坚决摒弃作风浮躁、重部署轻落实的陈旧观念,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成为干部作风的新常态。重实在、重实干、重实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努力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突出忠诚、干净、担当,大力选拔和重用修身严、用权严、律己严、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有激情、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拓宽视野选人用人、不拘一格选贤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