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2014-08-28]

28.08.2014  17:43

 向小田: 
  3个月前,一向不做首套房住房按揭贷款的民生银行开始破天荒地发放贷款了。在银行风险偏好降低的情况下,首套房住房按揭贷款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向,一方面较为安全,一方面风险权重较低。连民生银行做对公业务这么强的银行都开始做个贷了,说明现在钱确实贷不出去。当银行确实不知道该做什么业务的时候,它就会发放房贷。
   陶冬: 
  7月份的信贷数字是失真的。中国银行业每半年有一次审计,所以每次6月底和12月底的贷款、存款数字,对于各级银行干系重大,每每需要冲刺撞线,请捻熟的企业客户和私人客户帮忙造假,做横跨月底或月初的短期贷款或短期存款,审核结束了,贷款或存款也就完璧归赵了。
   刘晓光:  
  做市商正式在新三板实施。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又一里程碑。做市商不同于“庄家”,不能“低买高卖”搞投机,只为买卖双方提供流动性,撮合成交。新三板属于非公开市场,主要制约就是活跃度低,这项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发展核心可能在做市商本身能否做到市场化,通过良性竞争避免价格失真。
   李大霄: 
  新规放开一人一户给投资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给券商带来的冲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这种放开给行业带来的影响远超过佣金战。之前因为佣金转户过程漫长麻烦,很多客户不愿浪费这种时间,所以只要服务不是太差基本不会转户,而现在投资者可以不和你打招呼就转户,行业巨变开始了。
   诸大建: 
  关于降低国企高管薪酬,有一个矛盾。国企高管有政府任命和市场招聘两种来源,如果降低任命的薪酬,他们比市场招聘者低一大截,且领导后者,会怎么想?如果市场招聘的与任命的同步降低,有没有人愿意来,因为比其他竞争者公司收入低。不管哪种情况,降低薪酬与搞活国企,两者之间面临挑战。
   董登新: 
  银行大量发行优先股,将改变银行负债结构。优先股既可补充资本金不足,同时也可补充存款分流的负债缺口。存款分流可以迫使银行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而且优先股和金融债能做大资本市场。这是克制银行业规模无度膨胀的杀手锏。
   关志雄: 
  最近流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说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潜在增长率下降、所得分配改善、增长方式转变等。可以肯定地说,从旧常态转变到新常态的契机不是世界金融危机,而是伴随着刘易斯拐点到来出现的劳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