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一被双开 核心干部的倒下值得反思

17.08.2015  11:09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建一进行立案审查。经查,徐建一违纪违法情节严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徐建一开除党籍处分;由监察部报国务院批准,给予其行政开除处分;(8月13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一汽集团一个响当当的汽车企业,曾经国内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现在已跌出前三名,可见一个优秀的领导对一个企业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也不难看出徐健一是怎样管理一汽的,是否他把这么大的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地盘”,占山为王肆意挥霍。此外,徐建一还存在干扰、妨碍组织审查的行为,如此的成绩单又怎样能阻止的了组织的调查呢。

通报中仅仅一段文字叙述徐健一的罪行,虽然那些文字简明扼要,但是已将徐健一的罪行表述的淋漓尽致。作为国家企业的核心干部,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的章程,以身作则,远离那些雷区,带领员工共同创造企业的未来。然而这位一汽集团的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却“勇敢”的走到了党纪国法的对立面,以权谋私、收受贿赂,俨然一副把企业当自己家的“主人”形象,一汽集团有现在的结局也是一种必然。

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管,可以说是个“盲区”。前段时间纪委对中国移动的调查,曾引起网友的热议,许多网友对此拍手叫好,从侧面不难看出国有企业一直在监管红线外。也许正是这样的宽松监管,助长了徐健一嚣张气焰,在贪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他自身的意识才是犯罪的关键,如果在十八大后他能收手,真正践行“三严三实”,纠正自己的作风,或许他不会去阻止调查,他的铁窗生涯可能会很短暂。

国有企业不同于政府,领导者就是思想的“领路人”、精神的“导航者”。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向导作用发挥好了,企业就会不断飞速前行,不断超越。因此,笔者觉得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管应更加严格,而且要有别与政府,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切实制定适合企业的监管制度。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