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未动,歌先行”是否会成趋势

04.08.2014  18:28

缘起:

7月的大银幕上,两位“80后”作家的电影同时出现,韩寒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和郭敬明的第三部作品《小时代3》在暑期档偶遇。更巧的是,两部电影都选择了音乐营销的策略,在电影上映之前提前推出电影音乐为电影宣传造势,通过点击量和热度占领市场。不管是朴树的回归之作《平凡之路》,还是吴亦凡颠覆演唱的《时间煮雨》,也都因为电影被放大,有人说,低迷的华语乐坛是不是找到了救命稻草?

各方观点

代岳东(音乐制作人):赞!影像和音乐未来是紧密结合的趋势

这一次《后会无期》和《小时代3》的音乐PK,独立来看,其实是韩寒和郭敬明的竞争。他们的竞争放大了音乐本身的内容。没有对手是寂寞的。在市场经济中,只有相互刺激、良性对比,才能衍生好的艺术亦或是商业形态作品。电影是这样,音乐也是如此。

放大来看,影像和音乐从来不分家。在现代电影的创作过程中,音乐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好莱坞还是宝莱坞,今后更是一个紧密结合的趋势。而对于华语音乐来说,与电影产业的融合,也许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于现在消费的中坚力量“80后”“90后”来说,电影和音乐都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而这两者的结合,也就更加自然平顺。通过电影实现音乐的“病毒式”传播,对于音乐本身来说是有好处的。

王洋(音乐评论人):踩!音乐优劣不是评判电影的标准

电影有电影的评判标准,音乐有音乐的评判标准。对于电影音乐来说,历史长河中不乏精品,但却鲜有因为音乐非常优秀带来可观票房的案例,反之,票房大卖的电影作品,音乐传播程度明显提高。音乐对于电影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并不能说音乐是电影的一切,更不能认为音乐是电影的未来。

这两首作品从音乐上来说,都不能算作精品,甚至不能算是合格的作品,二人的音乐作词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毕竟郭敬明也好韩寒也罢,他们虽然深谙文学的道理,但是对于歌曲来说还是门外汉,这点去听韩寒曾经的专辑便会知晓。

对于国内现在音乐搭车电影的模式,与其说是音乐人和电影人的牵手,不如说是音乐经纪公司和电影经纪公司的联袂演出。在商业市场的当下,怎样实现利益最大化,才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至于谁占了便宜,或者谁引领了未来,对于现在这个不成熟的市场来说,都为时尚早。

马武(影视评论人):观望!电影音乐不能脱离电影单飞

电影作为艺术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演员的门槛从科班学表演的到学跳舞的到农民工,现如今,导演也成了低门槛的代表。在电影歌曲的选择上,似乎也是从宣传、噱头和话题性入手,电影音乐从音乐的标准变成了人的标准,某明星演唱某电影主题曲,就此渐渐成为电影与音乐合作的标配宣传模式。更高级一点的,则会选择顶尖的音乐人和配乐大师,罗列一堆这些大腕过往的战绩,只为达到一种“剧组有钱所以电影高质”的推广效果。

作为歌曲,它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感动或者鼓舞人心永远是评判一首歌曲优秀与否的标准。但是在电影中,除了看歌曲本身的优秀程度外,还要看与电影的匹配度如何,回头去看看《泰坦尼克号》中的那首《My Heart Will Go On》单独呈现可能效果远远不如在电影中,两种艺术形式的无缝对接成就了两个辉煌。而在这个层面上,明星未必能够做到,也与创作者够不够大牌无关。

音乐去搭电影的顺风车,也不能脱离电影本身,就像迪士尼年初的大作《冰雪奇缘》,虽然有《Let It Go》作为主题曲,但为了入乡随俗大打音乐牌,为不同地区推出了不同语言的版本,虽然能听懂了,但是歌曲的感染力却远远不如原版那样一气呵成。再来看看筷子兄弟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几轮折腾下来,除了留下个广场舞神曲《小苹果》外,仿佛电影本身已经和音乐分了家。这种搭车且不能双赢的方式,是短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