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金盈教授团队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0.09.2019  19:32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金盈教授团队在,研究成果以题为“Na+-H+ exchanger 1 determines atherosclerotic lesion acidification and promotes atherogenesis”的论文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通讯作者单位,心血管内科刘琮琳博士为第一作者,张金盈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施国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项研究发现人和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呈酸性,在这些酸性区域内有较多巨噬细胞聚集以及细胞凋亡。钠氢交换体1 (Na+-H+ exchanger-1, Nhe1)能够将H+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从而降低细胞外 pH值,酸性环境引起巨噬细胞凋亡,从而阐明为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呈酸性并且凋亡细胞聚集在该酸性区域。敲除Nhe1基因能够阻断细胞外 pH值降低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同时,应用一种无毒性、无放射性、灵敏度高的pH探针(LS662)能够在活体小鼠中监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pH探针到达呈酸性的病变区域后,能够被激活并且释放远红外信号,该信号可被荧光分子断层扫描(fluorescent molecular tomography, FMT)技术检测到。通过研究发现,除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或者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外,未来可望通过非侵入性、无放射性并且灵敏度高的pH探针监测人类血管性疾病的进展。
      该研究依托河南省心脏损伤修复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心脏疾病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跨学科博士团队专项资金的资助。
      文章在线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1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