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张买江:为有源头活水来 红旗渠精神代代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张买江13岁时加入到修渠中,为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之一,见证了全渠通水,是“修建红旗渠劳动模范”,红旗渠亦承载了张买江一家三代的坚守。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安阳林县(现林州市)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共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雨水多的时候,雨滴停,水顺河流走,无储水,河井干枯,庄稼颗粒不收,老百姓靠天吃饭。
1960年,时任县委书记杨贵代表林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引漳(河)入林(县)”的号召,党员、骨干、团员、队长等齐上阵,自带工具、口粮、席棚加入到修渠工程中。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是修渠工,担任过林州市桂林镇南山村施工排排长,石匠活儿和铁匠活儿都出类拔萃。然而,在1960年5月13日晚工作结束通知工友躲炮而被飞石击中头部,不幸牺牲。年仅12岁的张买江,身为家中长子,承担起和母亲每天到离家5公里之外挑水的日常劳动,“水贵如油”的日子让这个家庭更显艰难。
“你爹没有修成渠就走了,你去就得把水带回来,带不回来水,你就不要回来了。”次年的大年初七工地一开工,母亲便将张买江送到修渠工地,彼时13岁的他,是修建红旗渠时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之一,从此张买江开启了修渠之路。
起初看他还是个孩子,大家照顾他做些轻活,但张买江偏要捡重活儿干,他把用秃的铁钻收集起来到铁匠炉上磨尖钻头,再背到工地让大家使用。每天走七八十华里,在各工地之间穿梭,母亲给他做的布鞋不到一个月就穿破了,脚底磨出血泡。没有鞋他就把废旧的汽车轮胎制成鞋穿在脚上,时间长了脚板磨出又厚又硬的茧子。
张买江在工地看护炸药,还管开山爆破,“15岁时,我打炮眼,左胳膊被铁锤砸骨折,那会儿年龄小,伤口钻心疼但也好得快,一星期就能干轻活了。”张买江回忆说,天不亮开工,星星出来才结束工作是常态。干活和摸索中,他学会了石匠、铁匠、木匠技术,并成为民工中的技术骨干。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次年4月,红旗渠修到了张买江的家门口——桂林镇南山村。4月17日,他参加完隆重的红旗渠建设劳模大会便随着奔流的渠水跑回家,“我进门就喊‘娘,我把水带回来了!’我母亲的泪水夺眶而出,坐在池塘边看着渠水哗哗地流进池塘里,整整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第一个从池塘里挑了满满一担水,母亲高声念叨‘孩子他爹,孩子把水带回家了,你放心吧!’在场的乡亲们都哭了。”
红旗渠修建了10年,张买江在红旗渠工地干了9年。
红旗渠精神代代传
天当被,地当床,石头台上度时光,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张买江之父、张买江这样一批优秀共产党人,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顽强拼搏,在崇山峻岭间筑起一条“人工天河”,创造了人间奇迹。
“祖祖辈辈缺水,能吃饱喝足就是满足了,林县人民心里都有股劲,加上有老书记的决策,强大的领导班子,吴祖太的设计,3万7千人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共同演绎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张买江感慨。
引来了水,当地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旱地变成水浇田,粮食亩产量可过千斤,张买江生产队的小麦试验田甚至亩产达到创记录的1600斤,真正解决了吃粮问题。
1974年27岁的张买江经省里推荐有机会到清华大学继续学习,他最终选择了离家近的安阳师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多少年来他教育学生:红旗渠来之不易,是林州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红旗渠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精神的脊梁,要永远地传承下去!
如今,张买江的儿子张学义也加入到了管渠、护渠的工作之中,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我们这一代把渠修好了,你们这一代一定要看好渠,护好渠,管好渠,用好水,为老百姓办事。”下雨天大家往室内跑,在河涧渠管所工作的张学义则往外跑,三代人的坚守,共同守护着“人工天河”红旗渠。
五十多年过去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的题词已成为红旗渠一道独特的风景。71岁的张买江说,“红旗渠精神的本源还是为人民服务,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年轻人要善于动脑,为党、为群众服务,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现在张买江大多数时间都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住,“早起吃完饭散散步,有互动课堂需要我去分享我就去,能把修渠的故事分享给大家,看到学员认真且爱听,我可高兴,精神头一直都可大,中午没事我还去爬山。”谈论起现在的日子,张买江甚是满意。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这几年林县人民凭借巍巍太行山发展起了旅游业,游客的到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民致富更有奔头,红旗渠精神在这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郑佩敏)
【责任编辑:魏山龙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