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4年来受理城管问题120万件 结案119万件

13.01.2015  16:47

——开封市城市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纪实

开封市城市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自2011年1月1日运行以来,始终秉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念,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20余万件,处置119万余件,结案率98.7%。

一大批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城市管理部件完好率逐年提高,全市大街干线、景区周边等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明显好转,为推进开封市创卫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订方案】 将创卫内容纳入考核机制

紧密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开封市城市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专门制定了详细的信息采集工作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手册》,加大了占道经营、乱停乱放、暴露垃圾等“十乱”现象的信息采集力度。中心按照职责分工组成督导组,由中心主任闫凯、党总支书记常瑞谦以及副主任王予宁、刘学军等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一线,按照创卫标准对责任区域内的网格进行全天候督查,将发现的问题与采集员上报的问题进行核对,并上报开封市创卫指挥部办公室,每周将数字化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的成绩纳入市创卫工作“六个一”考核内容,确保创卫工作扎实有效。

【多重巡查】 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上报质量

严格按照创卫工作标准,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开封市城市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将城区115平方公里的管理区域划分为9426个单元网格、70个责任网格,其中基础设施损坏类的信息采集精确到厘米,早、夜市的进出场范围具体到米;针对城市管理中的“十乱”现象制定了专项信息采集标准。通过分布在全市范围内的170余名城管监督员从早7:00至晚9:00不间断开展信息采集上报工作,将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的各类问题及时采集上报,使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同时,明确专人深入管理网格,对城管监督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巡视,杜绝漏报、瞒报问题发生。

【强化分析】 充分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参谋作用

及时深入跟踪、分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结合每周、每月、每季度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数据分析报告,为创卫工作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结合市容环境现状,考虑季节因素、人为因素,列出近期高发事、部件的排名,对下一步创卫工作重点提供指导;对车辆乱停放、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高发问题按出现次数、发生时间、地理位置等信息绘制成图,提供给各创卫工作相关处置部门,以便于对此类地段加强管理;与涉及的创卫责任单位进行沟通,共同查找该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

【主动服务】 不断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率

不断加强与各区和市直相关单位、相关企业的沟通协调,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提高在创卫工作中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率。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及时听取各区、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商讨解决办法,近四年来共走访200多次。对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城市管理疑难案件加大了协调指挥力度,由中心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亲临问题现场,组织争议方进行协调解决。近四年来,中心共处置此类案件400多起。通过系统短信平台每天向责任单位发送处置情况短信;每周与排名落后单位进行电话沟通,了解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置的原因,提出解决建议;每周将各责任单位久拖不决的案件汇总编发督查情况通报,并报送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创卫办、市城管办等各级领导部门,督促责任单位尽快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问题。在坚持由巡查组对街面秩序进行巡查的基础上,班子全体成员分别带队加大了对“两湖”景区、旅游一条线和火车站、金明广场周边等重点整治区域的巡查督导力度,并对巡查督导情况进行落实。

【加强协调】不断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效能

针对景区周边、个别大街干线的店外经营、无证游商等占道经营现象,积极协调各区政府及相关责任部门商讨解决办法,在市政府《城市道路及公共区域分类管理意见》规定的基础上明确管理标准,即对一类区域严格管理,其他区域统一模式、划线规范经营并形成亮点,从而使重点区域、景区周边的市容环境和街面秩序得到了明显改观。针对车辆乱停放的问题,综合考虑人口密度、机动车辆保有量、停车场资源、新老城区道路宽窄等各种因素,配合市相关部门制订了道路停车实施方案,在较为宽敞的道路划定停车位,对于规范停车的不作为问题予以信息采集,既方便了群众停车,又避免了道路交通堵塞。及时召开由相关责任单位参加的协调会,对无主窨井盖进行确权和认定,使全市1000多个无主窨井盖和多处架空管线、立杆明确了责任单位并得到及时整修,消除了安全隐患。对各区、各责任单位城市管理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形成每月一次的考评结果通报,报送市领导。对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督导问题的落实。借助社会舆论监督力量,把城市数字化管理工作情况公示于众,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市民的监督作用。

【专项采集】有效解决数字化城市管理难点问题

根据创卫工作标准要求,针对全市城市绿化地段缺失、少株死苗等现象,进行专项信息采集,为推进城市绿化工作提供翔实的数据;针对市区部分单位、个人在运输渣土、砂石料时存在撒漏、带泥上路等现象,进行专项信息采集,督促主管部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针对群众反映的公交候车亭、公交站牌等公交设施破损严重、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专项信息采集,并坚持动态巡查,督促主管部门整改;开展门头牌匾、户外广告、积存垃圾渣土、公共厕所等专项信息采集工作,加大了创卫工作的监督、考核力度。

【围绕创卫】拓宽市民参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途径

该中心作为服务广大市民、提升城市管理行业形象的对外服务窗口,在充分发挥“12319”数字城管服务热线作用的同时,先后开通了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彩信上报、网站投诉专栏等作为中心重要的案件受理平台。同时,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卫生保洁有奖举报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创卫工作的积极性。中心广大干群始终秉承文明服务理念,认真受理各类案件并及时对案件的处置情况进行回访跟踪。近四年来,中心通过各种市民反映渠道共受理举报类案件12400余件,结案11900余件,拓宽了市民参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途径。

针对下一步的工作,该中心主任闫凯、党总支书记常瑞谦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长效管理“十大规范”,让创卫形成的“开封规矩”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得到巩固,为建设美丽开封、宜居开封作出积极的贡献。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