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项目建设引领开封产业升级

28.09.2014  10:36

      重点项目关乎经济、关乎民生,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市290个“358”工程第一批、第二批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552.8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目标任务的81.06%。       这样的成绩,令人振奋。尤其是考虑到今年以来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更是难能可贵。如果仔细分析,我们能发现更多令人振奋之处。从分类看,在全市重点项目中,前8个月,134个工业及高新技术类项目完成投资292.95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目标任务的90.98%,不仅完成投资量最多,而且完成投资进度最快。       工业是我市经济支柱,工业及高新技术类项目如此高效建设,反映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折射出我市“好中求快”的发展态势。今年下半年,在更加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基础上,我市采取稳增长、促转型、增后劲、惠民生的若干措施,不仅工业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社会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也驶入快车道。前8个月,在全市重点项目中,25个城建环保类项目、10个农业农村类项目、56个商贸物流类项目完成投资均超全年计划投资目标任务的80%。       透过数据看亮点,对比更有说服力。       前些年,由于缺乏前瞻性,我市引进的项目有些处于落后产能淘汰边缘、有些市场前景不明朗,因此,这些项目或受限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或受制于市场行情变动,在建设中走走停停甚至是半路搁浅,严重影响了我市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我市立足自身实际、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引进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重点项目。今年,我市更是以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集群为依托,派出十大专业招商组有的放矢引进重点项目。选优项目、建好项目,不仅加快了我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而且带动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如我市今年上马建设的计划总投资30多亿元的晋开液体肥料及复合肥项目,前8个月已完成计划总投资的1/3,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有效改善国内农业生产现状,并进一步提升我市作为农业大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项目布局不够优、集聚效应不够强曾是制约我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的另一瓶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我市有针对性地围绕龙头项目引进相关、配套项目,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项目联动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如围绕奇瑞汽车项目,我市引进数十家汽车零部件项目,打造出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今年,我市进一步明确以龙头项目为中心、配套和相关项目与之有机对接的项目建设格局,并根据各县区实际有的放矢引进重点项目,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如龙亭区、鼓楼区着力引进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类重点项目,开封新区、通许县着力引进汽车、电动车类重点项目。随着纷至沓来的重点项目“对号入座”,我市产业布局日益优化,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受此影响,企业自信心显著增强,加快项目建设的主动性日益强烈。       持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我市始终在努力。针对重点项目在建设中遇到的煤、电、油、汽、运等各类要素保障问题,我市实施市级领导分包重大项目制度,健全重点项目推进例会制度和观摩制度,严格项目建设责任制和效能监察,并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联审联批,提升项目各项手续审批、办理时效,积极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进一步优化行政效能,对因行政不力导致的项目进度缓慢所涉及的职能部门和个人,由过去内部协调处理转为公开通报批评,同时积极探索比联审联批更加高效的模拟联审联批。       对比看出变化,变化彰显质变。       得益于项目质量高端优质,项目建设愈发高效;得益于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大量项目落地开花;得益于建设环境持续优化,项目建设再无后顾之忧,所有这一切都会聚为推动我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速的强大动力。重点项目建设,在我市经济社会“好中求快”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