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工商局五项举措为民服务

30.06.2014  11:28

      一是强化市场准入便民。深入贯彻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内容,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缩短审批时限,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企业登记申请,办结期限从法定的20天缩短为5天;将全市13个注册大厅和68个工商所服务窗口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并与市纪委和省工商局联网,对窗口人员的着装、工作纪律、作风情况进行监督,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在市委“三创三评”活动的基础上,在全市工商系统组织开展了“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创模范示范岗”活动,进一步优化服务制度、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带动全系统工作人员提升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技能,营造了服务创业的浓烈氛围。自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948户,同比增长42.83%,其中公司类企业新增1686户,同比增长128.04%,新增注册资本72.7亿元,同比增长282.00%,有力的促进了我市经济增长。

        二是优化市场环境惠民。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中原砺剑行动、流通领域假冒伪劣商品集中整治行动等多项专项执法行动,对汽车配件、建材装饰、格式条款、工程建设、网络交易等多个行业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商业贿赂、商业欺诈和无照经营等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办各类案件1076件,有效的规范了行业经营秩序,维护了消费者与企业合法权益,提升了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先后多次组织移动、电信、联通等企业召开电信行业消费维权座谈会,组织安利、玫琳凯等10多家直销企业召开行政约谈会,有效的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

        三是强化消费维权助民。大力推进“一会两站”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的街道办事处、大型商场等公共区域建立12315联络站和消费者投诉站1381个,实现了消费维权就近投诉、便捷投诉;建立违法线索全面排查制度,发现经营者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及时将行政调解转为行政处罚,对经营者的违法违章行为予以立案查处;加强消费维权舆情跟踪,对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动态管控,定期分析整理消费投诉情况,疏理出重点领域和突出违法行为,加大对市场主体和服务行为的日常监管,严查假冒伪劣、“霸王条款”、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

        四是开展社区帮扶亲民。积极组织开展翠园社区帮扶工作。为社区208户商户新办理了营业执照,帮助社区规范了党组织制度,赠送社区一批办公用品和创卫用的电动三轮车,组织黄家包子、刘静剌绣艺术工作室等多家企业为社区66名下岗职工举办技能培训招聘会,27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黄家包子承诺优先安排翠园社区的下岗失业和困难人员,并免去5000元的学习技术培训费,有效的解决了社区人员就业问题。在4月8日召开的全市80多家单位参加的“走千村、进万户,访民情、解民忧”活动汇报会上,市工商局作为代表介绍了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具体做法。

        五是强化作风建设为民。针对队伍作风纪律有待加强的问题,出台了《关于严明作风纪律的若干规定》,在全市工商系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市局督导组不定期对各单位的作风纪律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全系统通报。目前已经下发通报3次,下发督办通知单5次。针对反映的严格公车使用管理问题,出台了《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市局督查组对违反公车使用规定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违反公车使用规定的坚决从重处理。特别是针对会风问题,要求每次会议必须着制服,会议过程中严禁接打电话、乱走动、交头接耳等行为。对每一次会议的情况进行视频录像,并就每次会议情况在全系统予以通报,对会议中的不良行为在全系统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