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下半年力促出口稳增长

16.09.2014  12:40

  职能部门说政策  政企携手拓渠道

  8月5日,为鼓励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帮助企业全方位了解国家政策,开发区发改局牵头召开稳增长促出口政策宣讲会,解答企业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上,发改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进出口工作将作为开发区下半年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新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明确提出新区作为首都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辐射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产业定位目标。其中要求下半年新区要坚决落实稳增长要求,围绕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税收入、进出口四个方面,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采取分类指导的稳增长措施。为了促进进出口行业发展,尤其是出口工作的顺利进展,目前,开发区各部门已经召开专题会,成立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了促进进出口服务水平的服务方式和相关政策。各部门也建立了联动机制,帮助企业稳增长促出口。

  会议还邀请检验检疫、海关、国税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博大世通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企业为企业介绍进出口方面的最新政策、增强企业进出口业务拓展手段和拓宽进出口物流的渠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我们会积极做好给企业的服务和产业链的对接工作。”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税务
  出口退(免)税流程更快捷

  为提升开发区出口退税办事效率,开发区国税局从今年起对辖区十户重点出口企业的退税审核模式进行调整,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流程,重新拟定了《生产企业免抵退申报资料清单》,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简化。据相关企业反映,该措施实行后,企业申报资料减少近40%,办税成本大大降低。

  据统计,今年1-6月,随着快捷服务新体系的建立完善,开发区企业平均退税周期从20个工作日下降为10个工作日左右,退税效率大幅提升。1-6月,开发区国税局累计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36.81亿元,同比增加15.29亿元,增长71.1%,超出全市增长率41.2个百分点。其中快捷服务企业贡献28.93亿元,占整体比例的78.6%,超出全市比重30.8个百分点。

  海关
  10月起京津冀通关一体化

  从7月1日起,京津两地企业,无论是从北京空运还是从天津海运港口进出境,都可以自主选择货物申报、纳税放行地点,不再需要奔波于属地和港口之间。这一改革将于10月1日起扩展到河北省。

  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启动后,企业在北京海关完成申报、交税等手续后,如果海关依据风险系数确认货物无须现场查验,就可以直接把放行指令传输到天津海关海运的现场卡口,卡口会立即将货物放行,这样整个通关过程就能缩短在两天内完成,能节省一多半的时间。

  过去三个海关三个系统,现在京津冀三个海关三个通关业务现场全部整合到一个通关审核平台,一地注册,多地报关,企业无论在哪一个口岸申报,电子数据都会传输到这个平台,然后系统自动分配给相关海关进行审核验放。

  据海关统计,自7月1日至今已经有超过10万票进出口的报关单按照通关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运作,而根据估算,在一体化模式下,可以为企业节省通关成本20%-30%,降低物流成本20%-30%。

  检验检疫
  检验检疫同推京津冀一体化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检疫机构开始实施“进口直通、出口直放”政策,这就是一个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的新政策。这个政策是建立在清单管理的基础上,检验检疫机构是将动植物、食品、化妆品、危险化学品等商品列入到清单名录,清单内的货物需要到指定的检验检疫监管点进行查验,清单外的货物可以实施进口直通、出口直放。这其中,“出口直放”就是说出口货物只要属地一次验放,口岸不需要再查验,就可以直接装船登机。这个政策已经试点实施了一段时间,有不少企业已经从中获益。另一个进口直通的政策是指进口货物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检验检疫。

  特殊物品凭网上批号报检

  开发区国检局表示,对于特殊入境物品,国检局安排专人负责验检疫工作,利用视频监控、加贴二维码标签等信息化手段,在对入境特殊物品及时查验放行的同时,实现了对货物的全流程追溯。经与北京局上级部门多次沟通后,允许企业凭网上批复的审批号向开发区国检局报检。

  新流程实施半年以来,开发区国检局实施入境特殊物品检验检疫共147批次,涉及入境企业22家,且均呈稳步上升趋势。特殊物品入境流程平均为2天,比流程再造前平均节省1到2天时间。

  企业服务
  贸易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出口指南

  2013年被业内人士称为大数据元年,海量数据的应用和分析被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人们不可想象的作用。今年上半年,为顺应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电子化、信息化的趋势和外贸进出口企业的需求,帮助区内企业准确把握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动态,大兴区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贸易数据分析平台正式开通。

  作为一个典型的大数据应用案例,新区数据分析平台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技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权威的综合性贸易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平台可为政府在政策制定、宏观调控、招商引资等领域提供辅助,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发展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数据平台为企业在开拓市场、寻求客户、掌握竞争情报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帮助,是企业经营决策,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工具。

  目前,平台可整合全球56个国家地区的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进行准确的图表分析,数据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可进行全面的海外市场分析调研,从而进行有效的市场评估及产品选择。

  小笨鸟跨境电商打通全球通道

  登录账号,点击上传商品照片、信息,然后点击“发布”,几分钟后,买家就能在美国、英国、巴西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eBay、亚马逊、新蛋等7大全球性网购平台上,看到刚刚发布的这一产品。在一家创意家居生产企业的办公室里,销售人员打开一个名为“小笨鸟”的中文网站。不一会儿,就有海外用户点击“购买”。一周后,海外客户的手中就会收到所选购的创意家居产品。

  今年5月,全国首个打通7大全球性网购平台的跨境电商平台小笨鸟在CED上线。据介绍,小笨鸟网络注册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CED园区,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的重点推荐和扶持的骨干电子商务企业。“从来没想过,跟美国的eBay、亚马逊这种巨头搭上线,只是在国内注册一个账号的事,其他的事全都不用操心。即便企业对跨境电商一无所知,在我们的平台上都能一键链接全球买家市场,小‘笨鸟’就能高飞。”小笨鸟平台负责人、北京汇商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丹霞介绍。

  和此前国内现有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不同,小笨鸟网络本身并不做跨境交易平台,而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开放式平台,打造“平台中的平台”,并在全球首次打通了7大全球性网购平台的75个网络站点,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邮政提供高端跨境电商服务

  自2010年起,北京邮政公司迈入跨境国际电商物流服务领域,发挥邮政实物传递以及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国际电商业务市场,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0年至2013年四年间,北京邮政国际小包累计处理邮件量由2010年的400万件/年,发展至2013年全年累计处理邮件量3773万件,年均递增74.37%。

  今后,北京邮政将在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中,发挥邮政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优势。目前,北京邮政已开辟了3000平米的电商货物仓储库,同时搭建形成了高端商投队伍,旨在为电商企业客户提供从货物仓储物流到高端物流配送再到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电子商务一条龙物流服务,力争在跨境电商活动中,做好全流程服务提供商角色。

  (信息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