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新时代
从台北到台中、高雄,到台南、屏东,第十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会场纵贯台湾,演绎着一年一度两岸业界交流的精彩故事。这一届意义不凡,它交出了不平凡的答卷——现场零售和征订图书及版权贸易量均创在台湾举办的历届图交会之最。至此,前10届图交会展场面积达16.4万平方米,两岸参展出版单位达5100家(次),现场图书零售订购3.12亿元人民币,达成版权贸易及合作项目1388项。
“回首图交会10年发展历程,从创办到兴盛,一步步走来,真的不容易,我们也期待下一个10年更加辉煌。”作为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10年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外图(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炳泉如此感慨。
坚守十年:合作铺就发展路径
2005年7月29日,第一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图书业界同仁大规模地在大陆同台聚会交流。
“其实,早在2002年,第十三届全国书市设台湾展区,引起两岸业界广泛关注之后,2003年我们就向当时的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创办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申请。”陈炳泉回忆说,在原总署、国台办、中国版协等领导机构的大力支持推动下,两岸图书交易会得以创办。
图交会顺应了两岸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两岸业界和读者相互交流合作的迫切愿望。大陆业界认为,图交会打破了两岸出版发行业交流相当时间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开启了合作交流的新篇章。台湾业界认为图交会规模大、层次高,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大陆同胞对台湾图书的需求,也意味着台湾图书在大陆的销售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今天,回顾图交会10年发展历程,两岸出版人始终围绕推动两岸出版产业共同发展的主题和目标,以中华文化为纽带,以图书为载体,以在厦门和台北每年轮流办展的互动模式,展销两岸出版的精品力作,共商产业对接合作之策,谋划世界华文出版蓝图。届届相连,有效地推动了两岸业界在图书进出口贸易、版权交易、选题策划、繁简体内容转换、市场营销和技术交流、数字出版、产业投资等各领域各环节的紧密合作,达成了广泛的合作成果。
辉煌十年:务实打下发展基础
2005年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是成功的,销售和征订图书2000多万元,达成版权交易意向100多种,举办了海峡两岸图书交流与发展高峰论坛。而如何继续办好图交会,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则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去解答。
大龙树(厦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叔言曾说,为了打造好交流合作平台,图交会每年都会想很多办法,在务实上下功夫,比如,先后设置了订货平台、现货采购平台、版权交易平台、新书发布平台、图书馆配平台、出版高层论坛等,有效激发了两岸业界的参与热情。
如今的图交会,展览规模更大,从台北一地发展到台湾北、中、南地区,主分会场的设立,为台湾各地民众参观和选购大陆图书提供了便利;参与机构更加广泛,大陆除国有出版发行单位外,还有版权代理公司、印刷产业基地等相关产业服务机构,以及民营书业、文化艺术公司参展;台湾除传统出版发行单位参展外,今年还有10多家数字出版龙头企业积极参展;参展活动日益丰富,除了两岸出版高峰论坛、海峡两岸文学笔会、两岸知名作家签售会、两岸出版项目交流推介会等外,还不断增添了“龙少年文学奖”、“清新福建”、“美丽厦门”图片展……务实作风让图交会写出了漂亮答卷。
未来十年:期待创新带来新貌
设立主宾省曾是图交会创新的一大亮点。自2007年第三届图交会首设主宾省以来,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先后担任主宾省(市)。
“这次参加图交会,我们整个团队花了很多时间参观台湾的展台、逛台湾的书店,总有一种逛不够的感觉。台湾同行在图书策划出版方面的创意太值得学习了。”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对外合作部副主任徐宁感受很深。今年图交会,浙江主宾省参展单位就达24家。
像这一类的创新还有设立分会场、创办“龙少年文学奖”等,但还远远不够。大陆业界期盼,合作模式进一步拓展,如数字出版领域的合作、图书简繁转换的直接印制、销售渠道的相互融合等。台湾业界期盼,参展图书能注重专业图书,能多组织营销、编辑、设计等专业方面的活动,展场能设在市民常去的地方,展会的部分特装可以更简朴、环保等。
正如张叔言所说,“要想让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成为两岸无可替代的出版交流平台,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自己,创造性地工作。”要学会应变,推动传统出版业加快出版技术、内容和市场营销等多元变革和融合发展,适应新形势下各类群体的阅读需求;要学会顺势,推动两岸携手合作,在全世界共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学会创新,不断进行出版产品、展会运作模式和活动项目的策划创新,研讨探寻解决真问题、新问题的办法。
书香两岸,情系中华。下一个10年,在两岸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将更加充满活力,创造出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