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交通构筑大枢纽促进大发展”之综述篇

11.08.2014  09:07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客观规律就像大江东去不可抗拒。

  俯瞰大中原,细数水陆空。从郑州出发,走向中国四面八方,几乎有着同等的时间和距离。就如河南人的口头禅“”一样,“中国之中”的地缘优势,是上天给予河南的核心优势。

  新近传来的上半年数据振奋人心: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27.12%,增速继续保持全国大型机场第一位;中欧班列(郑州至汉堡)的班列班数、货重、货值均位列全国第一……从通道,到枢纽,河南正朝着努力打造“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全力奋进。建设大交通、打造大枢纽、培育大物流、实现大发展,立足于新时期下的新思路,让核心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交通地位决定发展进程

  作为郑州机场客货公司的“资深”搬运工,50多岁的王玉生亲身经历了机场的年货运量在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也见证了郑州航空港从一片沙岗和枣园蜕变为如今拥有50万人口的航空都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把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主力军。

  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期,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都牢牢坚持一个重大决策不动摇: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区位优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只能增强。

  1997年,从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为郑州机场高速收费站挥毫书写“中州第一门”起,高速公路建设就成为我省全力推进的重点工作。

  21世纪初,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提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建设,把全省的中心城市纳入“一小时交通圈”。

  2008年,入豫履新的郭庚茂第一次调研就来到了郑州机场。在详细了解了郑州航空港枢纽规划之后,他做出了一个清醒冷静的判断:“这个事一定要当‘一号工程’来做,河南的将来要靠机场。”交通是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作为有1亿人口、有巨大市场需求的内陆大省,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在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2013年,省长谢伏瞻到任河南的第二天便登上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向全球推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利用五年时间,奠定现代物流业在全国的中心地位,初步形成物流大省框架”的发展目标。

  八千里路云和月,跃马关山竞风流。

  看铁路——国家铁路发展战略的每一次跨越,河南从不缺席。在中国铁路交通版图上,郑州拥有着很多“独一无二”的头衔:全国特等客运站、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中国最大的零担货运中转站、全国路网“十字”中心……2011年以来,随着郑西、京广高铁的相继开通,郑徐、郑万、郑合等高铁项目紧随其后,纷纷上马建设,“”字形高铁网络呼之欲出。郑州铁路交通枢纽的地位不可替代。

  说公路——昔日,车行中原路漫漫;今朝,一日千里并非难。亘贯中原,纵横交错,历经多年建设,我省2007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2012年年底所有县(市)实现20分钟上高速;2013年年底完成高速公路建设5859公里,通车里程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修建农村公路22万公里,24.9万公里的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二……一条条致富路、发展路,铺就了中原百姓走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望苍穹——内陆城市想要开放,必须向天空要资源。2013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我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16家航空货运公司、28条全货机航线、40家国际国内物流企业,绘就了郑州机场覆盖全国、连接欧美的货运航线网络;以富士康为“领头雁”的电子信息业产值超过1600亿元;在首批5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中,郑州进出口额排名第一……一年时间,为“买全球卖全球”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如今,全新的大交通格局下,一条条高速铁路、空中航线和一条条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犹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线”,贯通着全国动脉,激活着中原市场,滋润着亿万百姓。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