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之 干部队伍篇

21.03.2015  13:51

培育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领导能力、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孙 娟

核心提示

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对郑州的“三大一中”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郑州都市区的目标任务,谋划实施了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以“三大主体”工作为主导的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调研时要求,郑州的E贸易要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国际陆港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 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郑州要承担“双重”责任,一方面要承担自身发展的重任,这直接关系到郑州老百姓的福祉;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服务区域发展的责任,即实施“三大一中”战略,通过自身的发展、服务功能的完善,带动全省的发展、服务全省的发展,甚至服务更大区域的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要求,郑州不仅仅是郑州人的郑州,而是全省的郑州,郑州的城市形象代表着河南的整体形象,河南在全国地位的提升首先要靠郑州地位的提升来带动,郑州要担当起领头雁和尖兵先锋的角色,践行“四个率先”,担当省会责任。

省委、省政府对郑州寄予厚望,近期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郑州现代化国际商都,打造有影响力的高端核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希望通过郑州的发展,抢占制高点,带动河南走向国际化、加快现代化。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新进取,开创了郑州都市区大刀阔斧、势如破竹的建设新局面,使郑州步入了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为系统梳理全市上下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探索实践和成效,进一步深化对郑州都市区建设决策部署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准确把握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方法路径和经验做法,为今后的发展厘清方向、坚定目标、提供指导,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新媒体矩阵,联合郑州电台、郑州电视台等媒体,同步推出“加速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 为‘中原更出彩’点赞”——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今日刊发——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之 干部队伍篇

买全球、卖全球”、国际陆港、航空经济……郑州发展需要国际化视野;E贸易、物联网、现代金融、创新型城市……郑州发展需要现代领导能力;新情况、新常态、新机遇……郑州发展需要攻坚克难的实战经验;比先进、找差距、定坐标……郑州都市区宏伟蓝图,离不开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新的形势、新的发展对郑州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领导能力、实战经验和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是郑州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

三年来,市委把党的建设作为都市区建设的重要保障,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这个关键,坚持在跨越发展中培养选拔干部队伍,依靠干部队伍推动跨越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队伍建设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领导能力、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对标新常态 着力提升国际视野领导能力

解放干部思想、开阔干部眼界,我市开展破除“左、旧、偏”思想障碍大讨论,引导各级干部破除计划经济模式的思维定式,破除小农意识、小生产意识的狭隘观念,站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高度思考和谋划工作。

对照先进典型学,在深化认识中触动灵魂。我市连续3年组织党政考察团赴西安、昆明、重庆、南京、苏州、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感知感受感悟发达地区的发展脉动,开展“比先进、找差距、强责任、抓重点、求提升”学习讨论活动,引导干部认清郑州发展的差距,找准郑州发展的坐标,增强推动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实施“双百工程”,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中直机关、省直机关和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着力拓展干部战略眼光和现代思维能力。挂职到上海锻炼的经八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周纪斌说:“犹如一把打开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之门的‘钥匙’,让我们深感建设郑州都市区的重任在肩。

以此为序幕,我市还围绕“三大一中”战略目标,将国际化视野、现代前沿知识作为干部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读书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推荐《航空大都市》、《变中求胜》、《世界是平的》等书,营造读书思考的浓厚氛围,培养干部跟踪把握现代前沿的兴趣和爱好。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使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开设“跨越式发展与领导干部素质跃升”系列讲座、领导干部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各类讲座;依托浙江大学、浦东干部学院等,开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等专题性培训,累计培训干部10000余人,加快了干部知识的更新优化。

三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增强教育培训实效,拓宽干部国际化视野和现代知识素养,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进一步强化,汇聚起了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强化一线历练 全面提高干部的德才素质

基层出干部。

早在唐代,宰相张九龄就提出“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选官原则。当今干部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一线历练、基层实战经验更为重要。

三年来,我市把干部素质提升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网格为载体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三大主体”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历练培养干部的主阵地,通过交任务、压担子,让干部在“三大主体”工作一线和完成重大任务中优化知识结构,完善工作思路,掌握工作方法,提高了干部驾驭现代经济、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工作难题的能力和本领。

到发展最核心、最前沿的地方去历练,在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同时,培养出了一支懂现代经济的干部队伍。到航空港区历练的一位副县级干部说:以前连网上购物都不会,现在电子商务的流程了如指掌,前沿性的工作倒逼着我不断学习提高,航空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知识结构体系都要耳熟能详。

到产业园区去历练,培养一支善谋划、能干事的干部队伍。我市深化产业集聚区体制改革,98个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整合为58个,将其管理机构与47个所在乡镇(街道)管理机构套合,精简领导职数,选派239名高素质、高学历县处级干部,1000多名科级干部充实到各类园区、集聚区,鼓励他们打破传统、打破常规、打破定势,勇于创新、大胆尝试。

到重点项目、拆迁安置现场去历练,培养出了一支有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干部队伍。荥阳市一名机关干部被选派到拆迁一线,很有感慨地说:现在群众的法治意识强了,要想做通群众工作,干部自己首先要成为“政策通”,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调处利益、维护稳定。三年来,全市没有发生因拆迁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去历练,培养出一支紧密联系群众、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干部队伍。2013年,市委实施“双百工程”,从市直机关遴选了100名干部分别担任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或党政副职等基层岗位;2014年,选派21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墩苗历练。郑州市民委副主任符维正是锻炼队伍中一员,任职巩义市新安街道办事处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基层任职让我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体会了寝食难安的本领恐慌,交往了朴实厚道的一方乡亲。

三年来,全市百余名富有基层工作经验、敢于担当的干部被充实到了县(市)区领导岗位,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在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比例达到50%。

转变评价导向 以“发展”和“实绩”论英雄

为政之要,重在用人。

选人用人是风向标。我市旗帜鲜明倡导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用人导向,注重向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实绩突出、不跑不要的干部倾斜政策,推动优秀干部从基层来、到基层去,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市委明确要求,各级党政重要岗位的干部原则上来自“三大主体”工作一线,持续加大对有基层实践经验、领过兵打过仗、经过多岗位锻炼和有特殊专业特长的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

用好考核“指挥棒”。创新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靠实绩评价使用干部,出台了《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试行办法》、《郑州市市直部门综合目标考核评价工作试行办法》、《郑州市组团新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等3个业绩考核办法,突出结构质量效益、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安全和谐稳定等方面权重。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改进选任方式,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权,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探索采用“两征求、三查看”,有效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竞争方式,注重考试、考察、考核相结合,解决了“唯票”取人、以分取人、干得好不如考得好等问题,切实引导干部在实干上竞争。

三年来,有50余名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干部到一线接受锻炼或被提拔使用,县处级干部中高学历干部的比重达到18%;通过运用一线重点岗位历练、“一评三考”等竞争性方式,选拔20名县(市)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政正职,30名优秀年轻副县级干部和千余名科级干部,真正变“伯乐选马”为“竞争赛马”。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我市动真碰硬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规范干部选配程序,加大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带病提拔”倒查、责任追究力度,提升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扎紧干部监督管理的制度“笼子”,先后出台了离任县(市)区委书记任期内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检查办法、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约谈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完善了干部监督工作制度体系。

何为“好干部”?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的实践和成效做了坚定的回答:把适应郑州发展需要的国际化视野、现代领导素质和作风扎实、敢于担当的要求融入到好干部20字标准中,把勤奋敬业、尽心尽责、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坚持“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把岗位和事业需要放在第一位,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积极为实干者搭建舞台,营造想事、谋事、干事、成事的良好氛围,“好干部”成为全市各级干部的共同追求。

编辑: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