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工资秒杀白领背后的真问题

04.03.2015  09:26

  胡艺

  春节刚过,又迎来新一年的招工季。记者从赶集网发布的分类信息数据报告了解到,目前北京市用工荒居于国内首位。同时,司机成为目前国内最难招的职位。而在十大供不应求的职位中,建筑工人以月均9621元领跑,秒杀一众白领。(3月3日《法制晚报》)

  建筑工人月均工资达到9621元,而一些学历较高、自我感觉良好的白领收入远不及他们。这不是“读书无用”吗?上大学还有性价比吗?老实说,这样的数据对比很容易让人发出“读书无用”的感叹。

  白领工资低于建筑工人等农民工群体,表面上看,这是知识贬值,容易产生负激励相应,引发“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但是在我看来,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农民工工资秒杀白领是一个伪命题。我们不必对此过度解读,将此与读书无用划等号。

  在我看来,判断劳动者工资高不高,不能单纯看他的身份是农民工还是白领,而应该看他创造的劳动价值与工资待遇是否成正比。白领虽然学历高,但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相对滞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再加上不少白领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部分白领工资低于经验丰富、技术熟练、从事建筑工等苦脏累工作的农民工不足为奇。我们既要看到部分农民工工资高,更要看到农民工的辛苦。白领工资不如农民工,实际上与人才结构、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有关,并不能说明人才贬值,白领身价不如农民工。一个简单的问题是,让白领与农民工交换岗位,去建筑工地与水泥、砖块打交道,白领愿意吗?如果没有经过多年的磨炼,建筑技术熟练,白领也干不了建筑工的活。

  其实,除了苦脏累、高劳动强度行业与少数技术熟练的农民工外,与白领相比,农民工处于更劣势的就业地位,多数农民工的工资都比较低。不少农民工工资在最低工资标准附近徘徊。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作苦脏累、工伤风险大,工作不稳定,也是不争的事实。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劳动条件、居住环境恶劣,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不在少数。即便用工荒来袭,多数没有技术含量的普通工人工资也远远不及白领。

  在这方面,白领的情况好得多。他们凭借学历优势,与用人单位的谈判余地大一些。还可以争取到一点话语权。退一步讲,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工作不好找,工资低于有经验有技术的农民工也属正常,他们积累工作经验以后,不仅利于跳槽换工作,而且工资上升空间潜力较大。而农民工涨工资就要困难得多。多数农民工由于没有学历,很难在城市落户,在城市更易遭受歧视。

  因此,建筑工等农民工群体工资秒杀白领,固然有白领身价下降的一面,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错位。我们不必对此廉价抒情。如果撇开就业大环境,盲目羡慕农民工高工资,对白领与农民工都不厚道。

  换个角度讲,建筑工工资秒杀白领,也是在提醒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引导部分人接受职业教育,学会一技之长,改变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单腿”教育格局,并非坏事。

编辑: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