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小麦的传奇与与梦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延津开始以“优质专用”为突破口,推广规模种植优质小麦,又把“产业化”的概念扩展到加工、流通环节,实现了发展“小麦生产”到“小麦经济”的转变,引起全国上下的关注和重视。
1998年,全县优质小麦订单面积8000亩,1999年发展到18万亩,2000年全县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达到41.5万亩,2001年又攀升到50万亩,占全县麦播面积的80%以上!
接下来的几年中,延津小麦连续创下近十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家注册原粮商标,全国第一船出口实用小麦,全国第一家创立小麦中介服务组织,全国第一家制定地方生产标准,全国第一家实现大宗农作物产业化经营,全国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全国第一家在大宗农产品方面对农民进行利润的二次分配……
在河南金粒麦业有限公司,记者采访了董事长周新福、党委书记程好民、副总经理耿春光。他们是新乡小麦、延津小麦十几年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发展优质小麦经验值得推广
今年47岁的耿春光,2001年时还是延津县粮食局办公室主任,他向记者提供了当年的部分数据和文字资料。
资料显示,时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的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2003年7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河南延津小麦经济发展论坛上,作了题为《发展小麦经济的新理念新途径新启示》的讲话。
尹成杰在讲话中说,从1995年起,新乡市延津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生产。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并在发展小麦经济方面取得积极效果。
2000年,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相关同志调查总结了延津的经验,写了一篇题为《新乡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取得重大进展》的调查报告,发在国务院研究室2000年22号《送阅件》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2000年7月14日对这期《送阅件》作出重要批示,对延津经验予以肯定,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
时隔不到一年,2001年6月6日,温家宝再次做出批示,指出新乡发展优质小麦的经验,应予宣传和推广。
为中国食用小麦出口“破冰”
2002年,由于受到严重干旱影响,小麦产量剧减,新西兰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向中国政府求援。
当年10月17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笔食用小麦出口合同在郑州签字,延津县的2.5万吨“金粒”小麦,通过河南油脂有限公司销往新西兰和印度尼西亚。
“在此之前,我国出口的小麦主要用作饲料,品种单一。”耿春光告诉记者,饲料小麦与食用磨粉小麦的出口,在国际小麦市场上起到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同日而语。
“食用小麦在品质、规格及检验检疫上都有更高要求。”耿春光回忆到,从小麦出库到上车,从上船到上岸,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历严格的检验检疫,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满盘皆输”。
“我们有自信。”耿春光说,国产食用小麦的首批出口任务安排给延津,是在对国内诸多小麦主产区的产品质量认真筛选后确定的。当时唯有延津在大面积、规模化种植优质小麦,延津小麦早已申请注册了国内第一个原粮品牌“金粒”,具有粗蛋白与湿面筋含量高、沉降值适中、易于加工、容重和纯度都比较高等优点,“品质绝对有保证”。
一个月后的11月22日,5000吨延津优质冬小麦在江苏连云港装船出运,顺利运往印度尼西亚。
“我们没给咱河南丢脸。”程好民说,虽然这次出口没有给他们带来可观的利润,但他们仍非常自豪。有报道称,这是中国食用小麦出口的“破冰之行”。作为新中国第一次食用小麦出口,它标志着中国农业生产及进出口贸易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历史性进步。
“国内第一船出口的磨粉小麦来自延津,这本身也是对延津小麦品质的最大认可。”程好民说。
在期货市场大显身手
2003年3月,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盘上市,交易十分活跃。金粒优质小麦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硬质小麦在郑州粮食期货市场上并列挂牌销售,延津小麦在全国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
“小麦进行期货交易,纯粹是‘订单农业’倒逼的结果。”周新福说,延津“引诱”农民发展优质小麦的手段之一,就是“订单农业”,由公司出面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农民按订单种植生产,收获季节履行合同,给农民提前吃下“定心丸”。
这一模式却让订单企业直接面对市场价格快速波动带来的风险,成为风险的主要承受者。如何化解价格波动风险,摆脱被动局面,不仅牵涉到公司的生存发展,还事关延津发展优质小麦的长远大计。
金粒公司从期货市场找到了“保险”,通过积极参与套期保值,进行虚拟交易,预先发现价格,规避市场风险,转移了农业订单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取得了较为稳定的收益。
“能在期货市场如鱼得水,也充分说明延津小麦质量很过硬。”周新福说,期货交易虽然看不到实物,但如果达不到相应标准就根本进不了期货市场,即使勉强“蒙混过关”,在交易中也毫无竞争力,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延津县“订单+期货”的小麦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订单种植的形式和优质优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当地小麦种植结构优化,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发展,也推动了新乡小麦的品牌化建设。
茅台在豫首设原料基地
2011年4月11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与延津方面签订“合作共建有机小麦基地协议书”,第一批规划认证2万亩有机小麦生产基地,后者组织生产的有机小麦和绿色小麦,按照一定的质量技术标准生产,经检验合格后必须供应给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双方合作计划,3至5年,种植技术成熟后,直供茅台的延津有机小麦基地将扩大到20万亩。
“贵州茅台集团决定在延津县建立有机小麦生产基地,标志着延津小麦得到了国内白酒界最高级别的肯定。”延津县农业局局长李占先告诉记者,贵州茅台对高粱、小麦、水等原材料,都相当挑剔,在此之前从未在外地选购酿酒原料,延津是茅台在遵义地区之外的第一家原料基地。
“茅台酒选择延津小麦,是精挑细选的结果。”李占先说,签订协议书之前,茅台酒厂就在全国范围内多方考察筛选,经过检验,认为延津的绿色小麦已经达到生产茅台迎宾酒和茅台王子酒的原料标准,只要按照生产茅台酒的种植方式执行,完全可以达到生产茅台酒的有机小麦标准。
延津把2万亩生产基地,安排在土地肥沃、环境无污染、农民科技意识强的小潭乡、魏邱乡、石婆固乡等6个乡镇。专门成立了有机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领导小组和生产技术协会。与茅台集团合作共建基地的金粒公司和嘉合公司,分别对基地农户实行“五统一”种植模式,以保证小麦的品质。
去年麦收后,有机小麦生产基地生产的小麦经过检验,完全达到茅台酒生产所需的各项标准,向茅台集团供应5500吨有机小麦,国人喝的茅台酒里已经有了延津小麦的成分。
核心提示
“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 延津这片热土上长出的小麦,结出了“克明”挂面,结出了“达利园”蛋黄派、“盼盼”法式软面包,结出了茅台美酒,结出了近十个“全国第一”。
一株小麦,也有令人惊叹的光荣与梦想。延津的这一株小麦,结出了金麦穗,也结出了一连串的传奇故事。
9月8日~9日,记者前往延津访“古”问“今”,为您讲述延津小麦的传奇故事,告诉您一个真实的“延津小麦”。
从“小麦生产”到“小麦经济”
“雁阵飞行中,后一只大雁能借助前一只大雁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能省力且使飞行更高更远。”两年前,时任延津县县长、现为县委书记的祁文华,把“雁阵效应”巧妙地引入延津小麦产业发展中,给延津小麦注入新的内涵,也有意识地为延津小麦创造着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延津县已形成以小麦为“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运输”两条产业链为两侧编队的“雁阵”发展布局,“雁群”之间互补互助,正在快速接近“中国第一麦”这个目标。
“头雁”身强体壮,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雁阵飞得快,全靠头雁带。小麦是“头雁”,也是“雁阵”的灵魂和基础。早在2003年,延津就实现了优质小麦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在全国第一家制定了《优质专用小麦无公害生产标准》和具体的《技术操作规程》,建成1个国家级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和7个高产创建乡镇、3个万亩高产示范方、13个高产攻关田,在生产管理环节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机收、统一收购”的管理模式。
与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等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小麦内在品质,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投资747万元,建成我省区域性食品检测中心,可对18类108种食品及其他食品的129个参数进行高标准检验检测,有效保证了食品质量安全。
小麦收储方面,全县拥有包括中储粮直属库在内的粮食收储企业18家,42个延伸收储库点,总仓储量达76.58万吨,是全县小麦总产量的2.5倍,成为豫北优质小麦集散地。
目前,延津县小麦种植面积95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50万亩,占新乡市优质强筋小麦面积的80%。已建成4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生产基地、25万亩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有机小麦种植基地,带动能力越发增强。
“两翼”齐飞,特色产业亮点纷呈
“雁阵”的一翼“编队”是粮食加工产业链。全县面粉加工业日处理小麦达到0.15万吨,小麦专用粉产品达40多个,年产高档挂面40万吨,速冻食品25万吨。克明面业、浙江百川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精益珍食品有限公司、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云鹤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笑脸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纷纷投资落户。
“雁阵”的另一侧“编队”是白酒酿造产业链。该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了总占地3000亩的白酒特色产业园,已引进酒鬼酒、浏阳河等13家白酒企业入驻园区并投产。
目前,延津已汇聚与小麦产业相关的食品企业48家,食品产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
食品企业不仅消化了延津的全部小麦,每年还要“吃进”周边地区的小麦30多万吨,以小麦为基础资源的食品加工业已跻身全国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2012年延津县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打造“中国第一麦”,依然任重而道远得益于小麦产业的“雁阵”效应,延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7月份,该县总投资105亿元的19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3.3亿元的8个项目集中开工。催生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永良甘薯、世纪福等省级以上示范社8家,全县工商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00家,入社成员达17601户,带动周边10万户农民。上半年全县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9%和32.8%,位居新乡市七县(市)第一。
可以想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雁阵”仍将持续推动延津小麦产业和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但要成为‘中国第一麦’,仍旧任重而道远。”延津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维山说,“中国第一麦”,应该在内在品质和一致性、品种的种植规模和收储量、小麦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小麦生产的标准化技术含量、产品加工层次和深度、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种粮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等方面,都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才能配得上“中国第一麦”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