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叫响叫亮小麦品牌 做大做强食品产业

18.08.2014  08:46

 

创多项全国第一、素有“中国第一麦”之称的延津小麦

      7月8日,新乡市延津县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及签约仪式,北京三元种业公司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项目等19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05亿元,涵盖了商业物流、白酒产业、生物科技、循环经济、民生工程等领域。馨香园等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3.3亿元。三浦百草、麦丰食品等9个重大项目集中竣工,总投资6.3亿元。

      不难看出,延津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特色鲜明,食品、白酒等与粮食、小麦相关的产业块头在不断增大,实力在不断增强。

      “中国第一麦”引领经济“雁阵”展翅飞

      延津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经过多年的努力,延津农业尤其是小麦生产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业内素有“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之说。

      据延津县委书记祁文华介绍,延津小麦曾创造多项全国第一:全国第一船出口食用磨粉小麦,全国第一家注册小麦原粮商标,全国第一家制定小麦生产地方标准,全国第一家实现大宗农作物产业化经营,全国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延津小麦在业界声名赫赫,被誉为“中国第一麦”。

      祁文华说,目前,延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已突破50万亩,有45万亩的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万亩优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与贵州茅台集团合作共建2万亩有机小麦生产基地。延津县产业集聚区2012年食品加工、白酒酿造等食品行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荣获“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作为传统农区,延津县在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上以“麦业”为突出特色,围绕小麦深加工做文章、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做文章,进而实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逐步探索出一条传统农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该县依托小麦生产加工和品质优势,以农促工、以农兴工,打造以小麦深加工为产业链条的特色食品产业园区,形成特色优势,促进了农业集约经营、高效经营,有效促进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合和协调发展。

      该县围绕“小麦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推动优质麦生产向“原种繁育、购销经营、精深加工”三位一体过渡。全县已培育与优质小麦相关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其中新良公司、克明公司为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4家,市级13家。依托延津特有优质小麦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延津县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园,规划面积10.67平方公里,成为新乡市唯一一个以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专业集聚区。相继引进了酒鬼酒集团、湖南克明面业公司、福建精益珍食品公司、河南云鹤食品公司、河南笑脸食品公司、新良公司等知名食品加工、白酒生产企业,形成了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运输两条产业链,成为小麦雁阵的两翼,为延津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以服务抓招商以招商促产业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延津县县长李维山说,延津要想做大做强食品产业,唯有持续加大招商力度,用一个又一个大项目的落地推动产业发展。

      落实招商责任。针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订的19个项目,成立延津县全国知名白酒河南省灌装物流基地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和节能环保产业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县级领导分包机制,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跟踪服务,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地。

      明确招商重点。招商服务一局负责食品产业方向,招商服务二局负责循环经济和机械设备产业方向,县商务局负责白酒产业方向。组建招商小分队,到珠三角、长三角、福建、贵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采取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招商小分队的积极性,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培养干部、考验干部、提拔干部的主战场。

      加大招商力度。围绕食品、白酒、循环经济、成套装备等产业,着力打造四个百亿产业集群。针对新引进的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根据其投资强度、税收收入、形象进度,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2000万元,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用于支持企业发展。设立科技奖励基金1000万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切实加强与河南省白酒协会、贵州仁怀市酒业协会和国台酒业集团等酱酒企业的沟通、对接,与贵州仁怀市缔结友好县(市),实现白酒产业招商新突破,力争年底前获得“全国知名白酒河南省灌装物流基地”牌子。

      李维山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延津县将聚焦“粮食核心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镇(乡)中心区”四区建设,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实施涵盖这五个方面的“五大行动计划”,努力建设“富裕、幸福、生态、诚信、平安”新延津,力争综合实力跨入新乡市第一方阵。

      严格落实制度优化投资环境

      招商容易稳商难,难在何处?难在投资环境,难在优惠政策的落实。延津县严格落实制度,为客商们营造了优良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

      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分包制度和旬例会制度。对全县所有重点项目,包括工业、农业、城建、教育、卫生、民生等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分包制度,列出项目清单,明确投资规模、建设任务、完成时限、分包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每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人马。实行项目建设旬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切实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该县县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职权范围内要大胆决策,在没有特殊情况下,领导签文尽可能不过夜,集体决策尽可能不过周。提倡“抓具体、具体抓、抓到底”、“五天四夜”和第一时间到现场工作法,对已形成的决策部署和企业反映政策范围内的事项,高效快捷办理。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建立运作高效的协调机制,抽出科级后备干部,专门服务企业,让企业做到“两不打交道”,一边是协调征地,打起围墙,不用企业和老百姓打交道,一边是帮助企业跑腿办手续,不用企业和政府打交道,这样就为企业落地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立雷厉风行的执行机制,说了算定了干再大的困难也不变,切实提高执行力,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建立跟踪问责的督察机制,建立一支精干的督察队伍,敢于唱黑脸,敢于问责。

      全县上下鼓干劲延津发展看今朝

      “延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抓作风建设,学习焦裕禄精神,全县党员干部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三严三实’,奖惩并用,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让好作风成为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祁文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县除认真学习焦裕禄精神之外,还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到刘庄、唐庄参观学习,认真学习新乡市先进群体精神,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分期分批对全县1000名农村支部成员和640名科级干部轮训,通过认真对照检查、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群众评议等形式,触及党员干部的灵魂,重新“激活”党员干部的党性。

      党员干部干劲足延津发展势头旺

      在创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一台组装成功的小型商务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个以生产环保新能源镍系二次电池见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在新型铁镍汽车动力电池上做起了文章。据该公司董事长杨玉锋介绍,铁镍动力电池具有安全、环保、寿命长、价格低等优点,生产线建成批量生产后,环保新能源汽车将为应对环境污染作出积极的贡献。

      除了食品加工、白酒酿造等产业外,延津县还依托地处黄河故道区、国有沙荒地较多的资源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型生物化工、机械装备产业。目前,河南起重公司生产的大吨位港口吊装机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已出口欧盟和日本等国家;晋开延化“6080”项目、河南三浦百草、河北成悦化工、中电除草剂、海碧生物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延津县产业集聚区将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化工产业基地。

      据祁文华介绍,目前,延津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各类企业15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家,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白酒、机械装备、新型生物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产业集群。2011年在全省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综合指数居第17位,荣获“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称号,被省政府评为“2012年度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连年荣获“新乡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今年上半年,延津县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5亿元,增长26.4%,完成工业增加值20.24亿元,增长31.5%,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