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在沟壑纵横、植被稀少的黄土地上,数十年如一日地开展退耕还林、治沟造地等工作——
延安市丘陵地区俯瞰图。 陕西省林业局信息宣传中心供图
首席记者 杨旋 通讯员 赵侠 唐亚平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干旱少雨、植被稀少,这是许多人对黄土高原的基本印象。革命老区延安,坐落在这片贫穷荒凉的黄土地上,萧索荒山,漫天风沙,曾是这里挥之不去的“黄色哀愁”。经过数十年久久为功的生态修复,这里已成为三北“绿色长城”中的生态高地。
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早在1999年,延安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11年,又启动了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20年间,延安的山川大地逐步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变革,全市植被覆盖率提高到81.3%,森林覆盖率达46.35%,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生态修复推动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了2017年的11525元。延安人用行动践行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
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筑牢绿色屏障
史书记载,延安曾经水草丰盛、牛羊衔尾。明、清以来,滥垦、滥牧、战乱使生态环境几近崩溃,陷入了“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上世纪末,延安成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植被覆盖率仅有46%,土壤侵蚀模数达9000吨每平方公里。每逢春秋,沙尘肆虐、遮天蔽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如何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1999年,延安市确立了“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主的生态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新思路,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遵循“三先退”原则,即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先退、人均达到2.5亩基本农田的地方先退、致富产业形成规模效益的地方先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梁峁沟坡洼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造林与种草结合、人工营造与自然封育结合,不断提高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程度和水土保持能力。
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千里绿色长廊、“三化一片林”等林业工程陆续启动,同时,严格推行封山禁牧,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红色的革命圣地上迅速掀起一股史无前例的绿色大潮。
2013年,延安自筹资金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退耕面积160.2万亩。目前,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47万亩,占市域面积的19.4%,工程涉及28.6万农户、124.8万农民。
在延安人数十年不懈努力下,如今“牛羊下山进圈,坡地退耕还绿”。延安不再是黄沙弥漫、土壤贫瘠了,而是黄变绿、绿变美。
“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桂冠,当仁不让地戴在了延安的头上。
治沟造地,脱贫致富促进绿色发展
“治沟造地是延安市的一项新举措,对于在黄土高原地区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011年1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延安的治沟造地作出重要批示。
在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土地面积的72%。上世纪末,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8%,且耕地分布零散,坡耕地比重较大,绝大多数为中低产田。
治沟造地,顾名思义,是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特殊地貌,集坝系建设、盐碱地改造、荒沟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整体修复为一体的一种沟道治理新模式,是增良田、保生态、惠民生的系统性工程。
早在40多年前,还是延安市梁家河村一名插队知识青年的习近平,就曾在当地修建淤地坝。这是一种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2012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正式批复将延安市治沟造地列入全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涉及全市13个县区、197个项目,建设规模50.4万亩,总投资48.32亿元。
几年来,通过治沟造地综合整治、改善排灌系统、修整田间道路、改良盐碱化、植树种草生态修复等措施,延安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1.34万亩,耕地质量提升了1~2个等级,累计粮食增产8.4万吨,种植农田防护林660多万株,坡面种草1350公顷,促进退耕还林100万亩。
昔日山沟沟里的零碎地块实现了小田并大田整治,配套灌排设施,造出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水肥条件好的高标准农田,过去“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的广种薄收落后耕作模式被彻底改变了,黄土高原变“绿色江南”。
治沟造地工程还支撑巩固了百万亩退耕还林成果,每造1亩沟坝地可退坡耕地3~5亩,实现了“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多赢局面。
综合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仅是退耕还林、治沟造地,延安市还开阔思路,把现代农业、移民搬迁、精准脱贫和生态保护等工程有机融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不断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成功道路。
治沟造地工程项目区有10万亩耕地进行了土地流转,当地政府积极探索整治后耕地的分配与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和扶持群众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总结出了公司+农户的梁家河“文安驿模式”和专业大户牵头的“党畔”模式等经验。
同时,以大棚种植为依托,延安建造了文化采摘体验区、农耕文化科普区、儿童主题游乐区等一批区域,进一步拓展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了生产方式由以粮为主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转变的跨域式发展,由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粗放式经营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化转变。
目前,经济林果、大棚种植、舍饲养殖已成为延安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
按照“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延安实施移民搬迁,把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农户,逐步搬迁到“有田、有水、有路”的地方居住,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
结合治沟造地,延安最大程度开发宜农荒地和乡村废弃宅基地,完成了新增耕地7.95万亩,田间道路的机械耕作率达到90%以上,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景观建设。
134个乡镇、1423个行政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得到明显改善,220个贫困村加快脱贫致富脚步。
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1999年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延安林业的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截至2017年底,共完成营造林总面积2134.58万亩,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持续增长,天然次生林由原有的1625万亩增加到189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6.53%,比1999年提高了12.7%,增速居全国之首。
通过卫星遥感俯瞰,延安区域颜色由黄变绿、由绿变深。
2016年,延安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抬望眼,这块孕育了中华文明和红色革命的黄土地,如今大地五彩斑斓,蓝天碧空如洗,空气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