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5年郑州房地产的六个关键词

08.12.2015  17:03

2015年的楼市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一线及重点城市出现回暖,成交均价和成交量都有大幅的提升,但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依然高企,形式不容乐观。

如今,辞旧迎新。2015年马上就要接近尾声,在这一年中楼市出现了诸多变故,令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始料未及。市场格局的不断演变,我们回顾这一年的房产事态,以便于对未来有个更准确的预判。

关键词一 连续降息

今年的降息力度可谓空前,自3月份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以后,“央妈”频频出手一连5降,商贷利率从年初的6.15%直接跌倒4.9%,百万商贷从7251元减少到6544元,每月少还707元。公积金利率更是创历史新低3.25%。业内人士表示,住房消费依赖于信贷支持,在连续降息的作用下,不少处于观望态势的购房者,产生了入市的动力。

关键词二 公积金

公积金在今年可谓是告别了“鸡肋”的尴尬地位,个人额度提高到40万,家庭可贷60万无疑大大增加了公积金的可用性。公积金修订后可租房、可提取当首付款等一系列措施,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

据郑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透漏,11月份郑州用住房公积金买房的市民明显增多,11月共发放9.217亿元贷款,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个贷使用率达95.3%。

关键词三 地王

土地价格与楼市密切相关,土地市场的看涨预期来源于楼市价格的上涨。今年全国土地价格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郑州地价也一路飙升,特别是郑东新区龙湖片区,所有土地一经推出,必是天价。

据郑州市国土资源网上交易数据显示,郑东新区平均每两个月都会诞生一个地王,该区域每亩土地单价已接近1800万元,楼面价合1.55万元/平。未来此区域的房价不会低于4万元每平。

地王的频频出现无疑在释放一个信号,郑州的土地成本在持续上升,房价也将随之上浮。

关键词四 房企突围、分化

房地产开发商不再只是从事商品住宅开发,同时还会做别的事,在楼市新常态下,房企在积极谋求转型。大型房企在这方面走得更为坚决,比如万达集团加快轻资产化步伐。

而中小房企在转型方面在选择抱团、瘦身或者脱离房地产行业等方式。根据郑州房管局数据显示,郑州下半年市场分化愈加严峻,大牌房企门庭若市,中小开发商门可罗雀,开盘数据冰火两重天。

关键词五 商业遇冷

商业地产持续遇冷,即使是楼市调控政策转向刺激市场需求,仍未惠及商业地产。以郑州为例,由于需求长期疲软,商办市场上扬乏力,根据同致行数据显示,前十个月郑州商业用房去化周期需要91.6 个月,去化压力巨大。未来商业的生存状态会异常艰巨,商业市场的风险和泡沫也是巨大的。

关键词六 去库存

去库存在本年度可谓是大势,楼市“去库存”正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高层喊话不断,所有的政策和努力基本上都是为此服务的。

在之前《中国50城住宅库存报告》中显示,在第三季度50城存销比排序中,郑州市去化周期在50城排名中相对靠后,为7个月,去化周期在被调查的50城中相对较短,市场压力相对较小。但是为了达到回笼资金的目的,很多房企表示,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把去库存作为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