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30年资本国际化将是中国发展大趋势

11.05.2015  12:01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9日讯 (记者 段丹峰)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吴建民在今日召开的由电缆网、人民网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5全球电线电缆年会”上表示,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在此大背景下,延伸出来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社会出现了一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时代潮流的定义;其次,战争的威力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了;第三,改革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正确选择。 >>>点击进入专题

      吴建民表示,对于中国而言,和平发展的意义重大,中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来获得稳定、长远的发展。电线电缆行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贡献非常巨大,年产值达到1.2万亿人民币,此外创造了无数就业机会。

      十年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死去,一部分会做大做强,那么就需要革新。吴建民表示,“中国资本国际化大概是今后二三十年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有一批企业走向世界会成功,有一批企业在走向世界过程当中会死去,关键是资本、技术、人才。”

      以下是发言全文:

      很高兴出席你们这个会议,大概一个多月前,蒋锡培主席我们见面了,他提到这个会议,想邀请我到这个会议来讲讲话,我对蒋锡培先生很敬重,因为你看他企业的发展,反映出来他的胆识,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涌现出来杰出的民营企业家,所以我接受他的邀请,到会场跟大家介绍一下情况。给我出的题目,这个题目实际包含三个因素,第一是世界,第二是中国,第三是行业。

      就三个问题跟大家讲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首先讲世界,2014年过去了,大家想一想,2014年关于世界的看法,中国国内实际上是非常热闹的,2014年大概是1978年之后,中国当中有一部分人讲战争,讲的最起劲的时候,你看看2014年好多一些人,一些学者,一些专家好像讲战争一触即发,中日关系紧张,跟越南关系紧张,有一些人说了,大国打不过,小国总可以打一打啊。

      1979年跟越南打了一仗,我们赢得了三十多年的和平时期,现在中国崛起了,再打一仗,好像又赢得多少时间。这个看法全国相当普遍,我在全国各地走,人们第一次问我这个问题,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吴大使,是不是要打仗了?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到了去年年底,APEC北京会议之后,习近平主席跟奥巴马总统会见之后,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之后,这种大谈战争的热潮减退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那些大谈战争的人,他们到底什么看法,这就涉及到对世界变化的看法,世界变化最大变化是什么?我不知道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最近两年到20多所大学讲话,我就问大学生,你们说世界变了,最大变化是什么,大学里面可以一问一答,学生说最大变化全球化,有的人说最大变化是金砖国家崛起,有的人说最大变化是互联网革命,对不对?都有一些道理。

      我对大学生说,你们没有抓住统领一切的变化,统领一切的变化是什么?时代主题变了,中国发现时代主题变化的领导人是谁?邓小平,80年代初,他就反复对国人和外宾讲,当今世界面临两大问题,一个和平,一个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解决。你们听这个话也听过,我们也听过,但是我们这些人观察世界,注意中央有什么精神,一听这个话不得了,大变化,时代主题变化什么含义,就是从过去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诸位,这个可不是套话,时代主题标志着一个时期里面,世界面临着最主要的矛盾,同时指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路径,战争与革命时代,中国经历过,日本打来了,你劝它走行吗?只能把它打出去,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统治,你想通过改良能解决吗?一次一次改良都失败了,只有通过革命的办法,毛主席领导人民民主革命,把这个制度给推翻了。但是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就是世界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办法,所以主题一变带来三大变化。

      第一大变化,就是出现了一股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时代潮流的定义。这个潮流非常重要,2010年9·11十周年前夕,美国驻北京的记者跑去采访我,到了我办公室坐下来第一句话,说吴大使,你中国是9·11的最大受益者,你看你们过去10年,你们发展的多好,我们就顾打仗了。

      中国是9·11最大受益者,中国人也有人持这种看法,我坐下来跟他讲,我说你第一句话我不赞成,我说中国现在国内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有人说中国人又赢得了十年的战略机遇期,这个话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仔细想想有问题。

      中国人心里,讲给世界人听,人家说中国人心里怎么这么阴暗,人家倒霉了,你中国就好了,人家好了,你中国人是不是要倒霉啊?为什么把你好跟人家倒霉连在一起呢,那个说法站不住。我对美国记者说,我说我们顺应了时代潮流,你们逆了这股潮流。是啊,时代潮流,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过去了,你美国人老要打仗,第三句话对,过去十年你们打仗,打了两场,结果是什么,中国是顺应了和平发展这股潮流,所以我们发展起来。2001年中国GDP1.3万亿美元,美国10万亿美元,美国相当于中国的8倍。2011年,美国GDP15万亿美元,中国是7.5万美元,美国是中国的两倍。是,美国打仗了,大家知道2013年10月1号到10月16号,奥巴马总统访问亚洲之行被迫取消,为什么?美国政府关门了16天,为什么关门?没钱了。中国人听起来不大理解,美国政府的债务上限16.7万亿美元,这个上限到了,要提高这个上限需要国会通过。

      国会是共和党控制的,跟奥巴马民主党的总统捣蛋,16天就吵,没有钱了,打这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花了多少钱,美国人自己统计6万亿美元,美国如果不打这两场战争,日子大概很好过,这是第一。这是潮流,你要逆了很麻烦。

      所以就是习近平主席反复引中山先生四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孙中山先生,1916年9月16号到浙江海盐看钱塘大潮,他发表的感慨四句话,看到钱塘大潮汹涌澎湃涌来,结合他对世界的观察,对中国的观察讲了四句话。

      我们2001年到2011年,一直到现在发展的很好,我们顺应了这股潮流,千万不能逆这股潮流,美国逆这股潮流倒了大霉,中国绝不能这样。我讲这个话,意思是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有强大的国防,当然要有强大的国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过去若干年的历史表明,谁举起战争的旗帜,谁要倒大霉,谁要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谁会顺应潮流大发展,这是带来第一大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战争,战争没有过去的威力那么大了,在人类历史上,国与国之间发生了争端,通过外交途经解决不了,怎么办?打,一打解决一切问题。交战双方认了,但是大家看看进入新世纪,美国打了两场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场,加上利比亚战争,打了解决什么问题?因为我美国朋友很多,经常交流,我问他们你们解决什么问题,一脸苦笑,不仅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且是越打越麻烦,现在你看看中东的乱局怎么出现的?美国打出来的。

      突然冒出一个伊斯兰国,就是美国打出来的,伊拉克原来是个统一国家,过去的伊拉克已经大概很难恢复到原状了,利比亚打了之后,现在成了基地组织在北非的基地,这种状况,战争解决不了问题。过去打了仗,可以要战败国割地赔款,1894年的甲午海战就是这样,割地,台湾、澎湖列岛割出去了,赔款,赔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那个当时是天经地义的,今天还行吗?阿富汗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大概卡波尔以南是全球第三大铜矿,美国打赢之后,敢强迫阿富汗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把这些矿产都给他吗?不敢。

      伊拉克石油藏量全球第三,美国打了之后敢强迫伊拉克政府把这些石油资源给它吗?不敢吧。利比亚石油资源也很丰富,打了之后敢强迫把这些资源都转移给西方吗?不敢啊。为什么不敢?世界进步了,人类进步了,今天美国如果敢这样,全世界骂你强盗。

      在今天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站不住,你要垮台,这就是世界进步的表现,世界为什么进步?人类共同奋斗的结果,包括中华民族参与奋斗的结果,这一点要看清楚,时代主题变化不是自然而然到来的,是人类共同奋斗的结果,这是我讲的时代主题带来的第二个变化。

      第三个大变化,改革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正确的选择。去年8月份,法国人呢,我离开法国11年了,法国人说要举行一场电视辩论会,他们拐弯抹角找了我,大概知道我能够讲法语,叫我参加电视辩论,辩论4个人,一个就是阿兰·朱佩,此人是原来法国的总理,现在法国要总统竞选,他也是候选人人之一,一个。

      两个法国著名的企业家,我是唯一的中国人,外国人。辩论改革,会上几位都讲要改革,然后问到我的意见,我就说了,我在欧洲当了9年大使,回到国内之后一比较,发现欧洲人对改革的态度,与中国人改革态度不一样,中国人你到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说如何看改革,他会说改革很好。

      欧洲人怕改革,两年前我看到德国的总理施罗德,两年前金融危机还在那里肆虐,我问施罗德,我说你们德国的经济还不错,其他欧洲国家经济很遭,为什么好?施罗德笑笑对我说,你知道2003年我在担任德国总理的时候,我感到我们国家不改革不行,所以我提出了2010年议程,就是从2003年到2010年该怎么办,我的方针要改革。一改我下台了,我继任沾光了。

      这欧洲政治家,我说讲的这个例子之后,我说我的问题是,我们几位都在改革,但是欧洲政治家敢改革吗?我这句话讲出来之后,全场一千多人听我讲话,给我3分钟的掌声,大家想一想,中国现在应当是接近了世界舞台中心,靠什么?靠改革,1978年中国改革,占了改革的先机,大家还注意到一条,进入新世纪,各种各样的颜色革命有一个成功吗?好像都没有成功,为什么?时代主题变了,今天世界需要的,许多国家所需要的,面临自己发展的问题靠什么?靠改革,世界我讲到这儿。

      下面我讲中国,中国我想讲两点,第一点时代主题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太重要了,我在1991年1月到1994年9月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发言人有个特点,因为国家主席没有发言人,国务院总理没有发言人,所以他们出访的时候,我作为外交部发言人随访。

      随访的时候有一次江泽民主席喜欢问人问题,有一次问我,为什么毛泽东主席没有提出改革开放,为什么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两位都是很了不起的领导人,为什么?我不知道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我的回答是,两个的经历不一样,毛主席一辈子就出过两次国,都是去苏联,对西方世界不了解,邓小平则不然,邓小平去法国,1920年10月份,当时邓小平16岁,离开法国1926年1月份,1920年10月到法国,1926年1月离开法国,离开的时候21岁,从16岁到21岁是人生的生长旺盛期,记忆力很好。

      邓小平对西方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非常清楚,邓小平提改革开放不是偶然的,大家再想一想,邓小平1988年6月3号有一篇讲话,你们可以查到。邓小平说,1957年之后,中国耽误了20年,这20年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我们生产不发展,人民生活不改善,邓小平讲的。

      他这个讲的对不对,他是有事实为根据的,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78年,中国人均拥有的粮食量比1949年少30公斤,很大的数量了。你想1949年还在打仗,我们搞了20年,1978年比起1949年还不如,生活水平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因为毛主席这个时候觉得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准备打仗啊,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今天这9个字,你们听了之后,很多人耳边风一样过去了,我们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知道,这9个字全中国各地地动山摇,挖洞,准备打仗。

      所以邓小平则不然,大家想一想,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三中全会,虽然没有讲时代主题变化,但是决定把党的中心工业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决定改革开放,这是包含一个大的判断,什么判断?战争在可预见,你将来打不起来。宜兴这个地方你们很清楚,改革开放前,你们属于前线不发展一线,改革开放前靠近台湾、香港、澳门,那是最前线更不发展。

      可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首先发展的是沿海,四个经济特区,都是靠近台湾、香港、澳门,过去的最前线成了地利,这不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吗?大家再想一想,中国的大发展,大概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时候,中国的GDP多少?3794亿美元,去年多少?10万亿美元,南巡讲话的时候,中国全年的外贸是多少?995亿美元,去年多少?4.3万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家。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大家想一想1992年南巡讲话的时候,邓小平当时非常清楚,苏联垮掉了,东欧发生了巨变,如果思想还停留在战争与革命时代,那会认为这是西方世界大举进攻的时候,在西方世界大举进攻的时候,中国人要干什么?关上大门固守阵地。

      邓小平说什么,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中国的大门不仅没有关上,开得更大了,大发展说明小平的决断是何等的英明,根据是什么,时代主题变了,时代主题变化对于中国来讲太重要了,邓小平和毛主席两个人对时代主题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得出来国内的方针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对中国非常重要。第二点关于中国我讲一讲,一讲大家就明白,21世纪中国人必须懂得各种利益,我们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大利益,大战略是跟大利益连在一起,离开大利益没有大战略,我不知道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最大的利益是什么?我的看法,最大的利益,邓小平做的定义,发展是硬道理,具体到21世纪,最大的利益是保持发展的势头,如果这个势头,我们今天这个势头大概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这个势头如果能保持下去,再有30年、50年,那中国完全起来了。

      你看前两天楼继伟讲话,中国落入中国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50%以上,如果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那就是要保持发展的势头,保持发展势头意味着什么?必须保持开放的势头,中国一封闭就完了,只有开放才能发展,过去我们在人类历史上领先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落后了?封闭造成的,过去毛主席时期,以为我们国家封闭起来能发展,你读毛主席《别了司徒雷登》里面有这几句话,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他认为中国封闭起来所以中国要保持发展的势头,必须保持发展的势头,中国一封闭就完了,保持开放的势头还意味着,必须保持对外合作的势头,你想想,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东西,现代用的东西,哪一件是中国人发明的,你们桌上的杯子是中国人发明的,其他什么中国人发明的?我们觉得祖先很了不起,我们觉得毛主席讲,中国应当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我希望通过今后的发展,中国人对人类更大的贡献,保持发展的势头,保持开放的势头,保持对外合作的势头。

      最后我讲行业,行业三句话,第一句话贡献巨大,电线电缆行业一年产值1万到1.2万亿人民币,意味着什么,你们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交了多少税,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在座诸位以及你们所代表的电线电缆业的人士,贡献巨大,毫无疑问,今天的成就没有的贡献,不会这样。第二个看法十字路口,中国的制造业,包括电线电缆业十字路口,听说有一万家电线电缆行业。

      刚才保育钧主席讲大洗牌,我相信10年之后,大概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一万多家当中相当一部分会死去,一部分会做大做强,一部分会死去,站在十字路口,怎么办?就是您这个题目,革故鼎新。怎么革故鼎新,刚才保主席讲话我很赞成,创新。你想看看这个研究一下,蒋锡培先生,他昨天晚上跟我讲,从1990年到现在,他五次大变。

      从民营企业变成乡镇企业,从乡镇企业变成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变成混合制企业,然后变成上市公司,这个大的,从这个从混合所有制变成民营企业,然后变成上市公司,五次大变化。

      你看今天远东控股做的很好,他们跟我讲,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大概股市的价值升了4倍,人家看好他,为什么看好他,这是电,非常能够看到大趋势,中国什么大趋势?我觉得中国资本国际化,大概是今后二三十年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有一批企业会走向世界,会成功,有一批企业在走向世界过程当中会死去,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刚才保主席讲的资本、技术、人才,我的看法,这三者都很重要。

      资本、技术、人才,核心是人才,成事在人,败事在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一带一路”,我想大概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我们提出来最宏伟的倡议,你想想“一带一路”涉及到大概六七十个国家,涉及人口大概四五十亿人口,中国哪朝哪代出现过这样宏伟的倡议,这个倡议非常了不起,这个倡议靠谁去履行?靠企业家,政府要支持企业毫无疑问,但是走向世界的企业家,他们要来履行实践一带一路宏伟的倡议,这个过程当中缺什么?我说缺对世界的了解,你看看走向世界,有些企业家失败了,失败的很惨,为什么?他以为把中国的一套搬出去就能成功,中国这一套在一段时间适应中国的环境,你走向世界环境不一样了,法律框架不一样了,历史传统不一样,文化不一样,你不了解。

      第一企业家走向世界,需要培训,需要有知识的,有掌握外交资源的人对企业家培训。第二企业家们要善于整合资源,你们注意到没有,跨国公司在1991年冷战结束之后,逐渐演变为了全球公司,什么叫全球公司,他的资产,他的销售,他的雇工,海外大于本土。

      中国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叫王志乐,写了一本书《全球公司》,你们有时间可以看看,全球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个不得了,如果你能够在全球范围里配置资源,比在一国内配置资源优势多了。所以我觉得在走向世界的过程,在贯彻“一带一路”伟大的倡议的过程,中国企业家一定要学会从一个本国的公司,从一个跨国的公司走向世界公司,不断把各方面的人才都搜罗起来,现在一个跨国公司有些企业已经做到了,像华为,用了多少国外的人才,包括现在阿里巴巴,多少海外的人才。

      我希望你们走向世界,不要眼睛只看着中国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我相信大家能够按照这个方向去做,按照中央指出的方向去做,一定能做的更好,中国的企业家,你们在座所代表的,是中国现在生活当中,最有神奇的力量。我相信在刚才保育钧主席讲的,民营企业进入一个新阶段,新阶段当中你们一定能够做出更好的业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