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季度新乡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8.04.2016  20:25

      在新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务实重干,主动出击,积极推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起步扎实,开局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全市经济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需要在后期发展中采取措施不断推进。

      一、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不断向好

      第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9.56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7.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1.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2位,较去年全年前移4个位次。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5.4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5.08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8.99亿元,增长7.8%。

      (一)工业生产保持回升态势

      第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的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占行业总数的78.8%。正增长行业数量较2月份增加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8个。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这6大行业的带动作用最为显著。这6大行业分别累计增长12.1%、12.4%、10.3%、9.3%、10.4%和5.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70.8%,分别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1.10、0.97、0.68、0.54和0.49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7个百分点。

      县(市)、区中,有12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有5个县(市)、区的增速达到10%以上。其中,平原示范区增速最高,达到15%;其次是红旗区和经开区,增速均为13.9%;再次为封丘县和原阳县,增速分别为10.5%和10.4%。增速位列后3位的分别是卫辉市、卫滨区和辉县市,分别增长-17.8%、-14.7%和3.8%。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

      第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08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1-2月份提高6.2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4.7个百分点,为去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89亿元,增长51.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1.61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2.58亿元,增长13.7%。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区的增速高于10%,增速位列前3位的分别是经开区(20.5%)、新乡县(19.7%)和封丘县(19.4%)。增速位列后3位的分别是卫辉市(-21.5%)、红旗区(3.1%)和卫滨区(3.1%)。

      第一季度,全市在建项目314个,项目投资完成222.21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新开工项目117个,同比增加95个。县(市)、区中,在建项目最多的是封丘县(46个),其后依次是辉县市(42个)、获嘉县(32个)、经开区(30个)、原阳县(22个)、延津县(21个)、卫滨区(21个)、新乡县(19个)和卫辉市(16个)。其余的红旗区(8个)、凤泉区(3个)、牧野区(6个)、高新区(9个)和平原示范区(7个)施工项目数量均不足10个。

      第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86亿元,投资总量位居全省第3位,同比提高22.3%,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75.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3%,商品房销售额完成28.51亿元,同比增长22.8%。

      (三)产业集聚区发展较快

      全市省级产业集聚区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第一季度,全市省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省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4.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个百分点。1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有10个实现正增长,有5个增速超过10%,分别是封丘县产业集聚区(16%)、获嘉县产业集聚区(15.4%)、新乡市新东产业集聚区(14.5%)、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13.9%)和延津县产业集聚区(12.2%)。唯一负增长的产业集聚区是卫辉市产业集聚区(-12.4%)。一季度,全市1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83亿元,同比增长8.3%,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8%,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

      (四)市场销售稳中有升

      第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9亿元,增长10.4%,增速较1-2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县(市)、区中,有12个县(市)、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有8个县(市)、区增速在10%以上。其中,原阳县增速最高,达到13%,其次是封丘县,增长12.9%,再次是高新区,增长12.2%。卫滨区、红旗区和卫辉市增速分列后3位,其中卫滨区增长6.2%,红旗区和卫辉市为负增长,分别增长-6.7%和-22.7%。

      (五)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86.59亿元,同比增长9.9%;各项贷款余额1345.39亿元,同比增长9.4%。从新增数量来看,3月末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新增174.25亿元,比年初增长8.2%;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69.25亿元,比年初增长5.4%。

      从存贷款结构看,各项存款中住户存款1563.78亿元,比年初新增152.2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73.07亿元,比年初新增24.64亿元。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二者合计占全部存款余额的89.1%。各项贷款中,住户贷款423.95亿元,比年初新增29.0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921.45亿元,比年初新增40.15亿元。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605.96亿元,比年初新增加2.96亿元;中长期贷款701.84亿元,比年初新增54.39亿元,中长期贷款额占贷款余额总量的52.2%。

      (六)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双双提速

      第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4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2.1%,增速较上月提高2.6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8.1个百分点。其中,非税收入完成11.36亿元,同比增长23.6%;税收收入完成27.58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0.8%,同比增长8.0%。各项税收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4.3%,个人所得税增长18.9%,营业税增长12.2%,小税种合计增长6.6%,但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5.3%。第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1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较上月提高16.9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12.6个百分点。涉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核算的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9.4%,分项来看呈现“六升二降”。其中,“六升”指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这六项支出分别增长1.5%、43.1%、50.6%、41.9%、14.9%和18.8%,“二降”指节能环保和城乡社区事务这两项支出分别增长-35.5%和-12.9%。

      县(市)、区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11个县(市)、区正增长。其中,增速位列前3位的分别是新乡县(36.9%)、经开区(28%)和封丘县(18.5%),此外卫辉市(13.1%)和平原示范区(10.3%)的增速也均在10%以上。3个负增长的县(市、区)分别是卫滨区(-15.6%)、高新区(-4.1%)和牧野区(-1.8%)。税收收入方面,有11个县(市)、区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位列前3位的分别是新乡县(39.6%)、卫辉市(32.5%)和经开区(28.7%);3个负增长县(市、区)分别是原阳县(-23.2%)、卫滨区(-22.7%)和高新区(-7%)。

      二、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继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全市经济运行处于恢复性回暖期和调整蓄力期,后期要保持继续向好的势头,还需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数量和有质量的 新企业、新项目带动

      新建入库企业因为没有基数,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我市新建企业长期偏小、偏少,没有足够的带动作用。

      1. 新建“四上”入库企业少。 去年全市的“四上”企业入库工作成绩不佳,在全省来看比较落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也不理想。截止4月中旬,全市仅有14家(含长垣县的3家)新建企业入库。其中,工业企业3家、房地产企业5家、建筑企业2家、零售业3家、服务业1家。分县区来看,延津县5家、封丘县和原阳县各2家、辉县市和经开区各1家,其他县(市)、区没有新建企业入库。

      2. 新建企业带动力弱。 以新建入库的工业企业为例,1-3月份全市新建工业企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5%,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贡献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2%)1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7位,位次较上月下降2位。从新增企业拉动点数看,1-3月份,全市新建企业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5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0.02个百分点;拉动点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7位,较上月下降4个位次。

      3. 新开工项目仍相对不足。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1-2月份的3.1%提升至第一季度9.3%,原因就是项目投资的快速回暖。项目投资的增速由1-2月份的-0.8%快速回暖至1-3月份的7%,直接原因是新项目的大量开工入库。1-3月份全市新开工项目117个,同比增加95个,其中3月份当月新开工项目有91个。尽管3月份全市有大量项目的开工入库,但全市施工项目数量与去年相比仍然少90个,这反映出全市项目建设仍然严重不足,仍需大量项目的开工来弥补,否则会再次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的情况。

      (二)相关评估指标增速位次落后

      省统计局评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时,使用全社会用电量及分行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建筑业营业税、批发零售业增值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车辆购置税、个人消费性贷款余额、第三产业交易契税和住宿餐饮业营业税等指标增速来进行评估,但一季度这些指标增速多数在全省相对落后。

      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评估指标相对落后 。省统计局评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时,使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工业增值税增速和分行业用电量加权增速三项指标作为依据。1-3月份全市这三项指标增速在全省的位次均处在中下游的位置。具体来看,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占40%的权重,全市(不含长垣,下同)增长6.2%,居全省第10位,位次较上月下降1位; 工业增值税增速 占20%的权重,全市增长-10.5%,位居全省第13位,位次较上月下降2位; 分行业用电量 加权增速,占40%的权重,全市增长-1.8%,位居全省第14位,位次较上月提高2位。总体来看,分行业用电量增速位次虽有提升,但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工业增值税增速位次均有所后移,导致这三项指标计算的综合指数位次下移1位。

      2. 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指标相对落后。 省统计局评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时,使用 建筑业营业税增速 来作为依据。第一季度全市建筑业营业税仍然相对低迷,仅同比增长1.8%,增速虽较去年全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较低的增长区间。同时应当注意,随着国家税务总局“营改增”方案的推行,今后该项指标对全市投资数据增幅变化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需要我们积极跟踪关注。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评估指标相对落后。 省统计局评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时需使用 批发零售业增值税、住宿餐饮业税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以及第三产业交易契税、车辆购置税 这6个指标作为依据。第一季度这6个指标增速在全省的位次均较为落后。其中,车辆购置税、住宿餐饮业税收和个人消费性贷款余额3个指标的增速在全省分别排在第13位、15位和16位,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6个指标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得出综合指数为0.66,全省排名第13位。

      ( 三)GDP核算基础指标增速相对较低

      第一季度全市GDP增长7.3%,全省第12位,虽然较去年全年提高了4个位次,但依然不及预期,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位次靠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位次靠后,原因是参与核算的基础指标增速低。季度GDP核算时,电信业务总量、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存贷款余额总和等指标增速采用的是上月数据,即一季度采用1-2月份数据。1-2月份,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增速低于全省水平18.5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低于全省水平12.2个百分点;全市存贷款余额总和增速低于全省水平4个百分点。其中,存款余额低于全省水平2.6个百分点,贷款余额低于全省水平7.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八项”财政支出、批零住餐业销售(营业)额等指标在季度GDP核算时采用的是季度数据。第一季度,全市“八项”财政支出增长19.4%,低于全省水平19.1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居第16位;全市批零住餐业销售(营业)额增长11%,位居全省第14位,低于全省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速低于全省水平1.9个百分点;零售业增速低于全省水平0.9个百分点;餐饮业增速低于全省水平0.4个百分点。

      (四)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

      1. 工业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工业投资的健康发展,对于全市工业的持续平稳发展有直接影响,但当前工业投资却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增长乏力,第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占投资总量的53.7%,但增长速度仅为4.1%,远低于第一产业的51.7%和第三产业的13.7%。二是结构不合理。第一季度全市(不含长垣)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0.2%,但高载能行业和传统支柱行业却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增速分别达到70.6%和23.6%。工业投资仍偏重于高载能和传统制造业,给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带来隐患。

      2. 房地产开发市场仍需关注。 2016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由去年的负增长转变为增长22.3%。但是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的占比达到16.2%,刨除长垣后达到17.6%,已临近目前国家统计局投资司评估意见区间(14%-18%)的最高值。同时,新乡属于四线城市,在中央“去库存”任务的背景下,全市的消费能力能否长期支撑相对较高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还需进一步观察。

      三、促进发展的建议

      对于当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化解难题,排除隐患。

      一是加强相关指标的协调工作。 第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虽然不断向好,但与全年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相关指标和参与GDP核算的部分基础指标增速不高,需要继续做好电力、财政、税务、交通、金融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推动部门数据互相衔接、互相支撑。针对评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参与GDP核算的部分基础指标,要求各部门在给统计部门提供最终数据或预计数时,要同时提供相应指标的总量、增速,以及总量、增速在全省的位次,以利于更好地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预判,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撑,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储备和建设工作。 立足当前产业升级转型,结合产业调整需要,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申报和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投资重点和方向,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同时加强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入库,尽快施工建设,加快在建工程施工进度,推动项目投资尽快转化为发展动力。当前,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活动的开展对项目的开工建设有积极意义,建议全市在筛选参加集中开工仪式项目过程中,确定一个门槛,要求参加集中开工仪式的项目必须具备项目概述、项目施工合同、现场照片、发改委备案文件等四项统计入库条件,以利于既达到了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进行的目的,同时又能使这些项目能够及时进入统计范围,确保重大项目开工一个、入库一个,不遗漏任何一个建设项目,更好地反映全市项目建设实际。

      三是继续加强“四上”企业入库工作。 四上”企业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年全市的“四上”企业入库工作成绩不佳,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也不理想,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中旬反馈的情况,目前全市也仅有14家新建企业入库。因此,下步工作中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抓好“四上”企业入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