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临别赠言 半个多世纪的珍藏

19.07.2015  11:16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记忆。

一座城市,也有一座城市的记忆。

我们生活在郑州,成长在郑州,或学习或工作在郑州。这里有我们或深厚或久远或尘封或新鲜的记忆。这记忆,记录着久远厚重的过去,承续着发展变化的现在,也连通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生于斯长于斯,学习工作于斯,我们对这座城市的亘古与前世了解几何?是否知道这座城市在华夏文明传承中的地位和贡献,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3600年的商都文化抑或更远?是否熟悉那些穿越时空的“郑州记忆”, 是否知道“中国”一词源于这里?又是否留意这座城市已经发生、正在发生、仍将继续发生的发展变化?是否憧憬过这座城市的未来和前方?

为了唤醒我们与这座城市的情感记忆,增进我们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认识,点燃我们呵护和热爱、参与和支持、建设和发展这座城市的热情,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所属媒体官博、微信及全媒体集群,发起“‘郑之中’——我的城市记忆”大型征集活动,面向市民、面向社会乃至更大范围,征集记录、见证郑州发展变迁,记录、见证“”与郑州渊源故事、情感记忆,这记忆,或许连着一直珍藏的物件宝器,或许是你蕴藏心底的一首诗歌、一段散文,或许是定格某个瞬间的一个镜头、一张图片、一个过往的情怀……对于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文、这些物,你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和途径发来、寄来、送来,也可以联系我们的记者,对于有价值有故事的线索,我们将登门采访。对于情感真挚、文字优美的作品,我们将择优刊发并予以奖励。

在郑州,在与郑州有关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中,我们记住历史,留住乡愁,把握现在,望见未来……

中原网讯(赵成义 文/图) 姨母李从新,今年80岁,现在居住广州。姨母手中一个1953年的笔记本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知道我喜欢收藏,老人便委托我保管。这个与我同龄的笔记本也是我最珍贵的物品之一。

1953年初,抗美援朝战争还在进行。当时,姨母18岁,在郑州师专学习。这年初,上级安排,选派优秀学生学习护理工作,随时准备入朝参加战地救护。姨母所在的班通过层层选拔后,包括她在内有两人有幸入选。1953年3月,姨母即将从郑州师专到郑州护理培训学校学习,这个笔记本是她郑州师专同班36位同学的临别赠言(如图)。

这些朴实无华、发自肺腑的赠言,不仅表达了学友间难舍难分的真挚感情,而且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又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非常年代,一代热血青年以祖国的需要为己任,渴望投身保卫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

里面有他们对新中国发自内心的热爱。几乎每一条赠言里都有“祖国和人民”这些关键词,“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老一辈郑州人淳朴而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跃然笔尖。“响应祖国的号召,走向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新中国新青年应有的高贵品质。”“你真正走向保卫祖国的最重大的岗位了……”“你是祖国的进步青年,毅然决然踏入祖国最需要的岗位”“我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你学习……”心中的羡慕和敬意,生动可见。

里面还有同学们的真诚祝福。“希望你努力学习,把所有的智慧发挥出来,把帝国主义消灭干净。”“(希望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锻炼成坚强的革命战士。”“望你在新的岗位上愉快。特别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更应该细心和大胆。”依依惜别中有深情的叮咛。

姨母转入郑州护理培训学校学习几个月后,朝鲜战争结束了。最终没有成为志愿军中的一员、成为最可爱的人中的一员,姨母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遗憾之中。

十年前,姨母随儿子迁居广州时,将一个装有相册、证书等物品的皮箱存在我家。去年8月,老人回郑住在我家,我陪她翻看皮箱里的宝贝时,看到了这个夹在老相册里的笔记本。姨母显得很激动,她一边翻看笔记里的赠言,一边饱含深情地回忆,随后还与多位同学通话并探望了在郑州的三位同学。

朝鲜战争结束后,姨母被安排到郑州公交医院工作,以后又在河南省防疫站、河南省生物制品研究所、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阳师范学院工作,1995年退休时为副教授。我曾经打趣地问姨母:“您当年从郑州师专转到郑州护理学校,可是从大专转到了中专,不觉得委屈和影响前途吗?”老人睁大了眼睛,声音也大了许多:“我们当年没有这些概念。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对当年的选择,我感到非常光荣!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