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濮阳市建筑业运行情况简析

28.01.2016  17:13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影响,濮阳市建筑业市场持续低迷,生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总产值出现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15年全市建筑业(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下同)企业完成总产值 228.38 亿元,同比下降2.8%。

一、建筑业运行特点

1、建筑业生产呈现“一升两降”

2015年,全市建筑业企业225个,比去年增加15个;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207个,增加4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8.38亿元, 同比下降2.8%,增速比去年回落10.4个百分点,这是自2005年以来出现的首次负增长。从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170.99亿元,同比下降2.7%,增速比去年回落12.4个百分点,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为74.9%;安装工程产值49.74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去年提升1.3个百分点,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为21.8%;其他产值为7.65亿元,同比下降25.39%,增速比去年回落37.89个百分点,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为3.3%。

2、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下降,新开工面积占比提高

 全市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33.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增速比去年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669.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增速比去年回落3.3百分点。本年新开工面积占全部建筑施工面积由2014年的62.7%到2015年的64.8%,提高2.1个百分点。

3、施工总承包企业比重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资质以上有工作量的施工总承包企业108个,完成总产值201.26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比重达88.1%,比去年提高3.3个百分点;施工总承包企业签订的合同额为276.76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签订合同额的90.7%,比去年提高10.7个百分点。施工总承包企业中,一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112.83亿元,同比增长0.2%,二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58.31亿元,同比增长1.9%,三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30.13亿元,同比增长2.0%。

4、非国有经济建筑业占绝对地位

2015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7.72亿元,同比下降16.1%,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24.2%下降至2015年的20.9%。非国有经济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180.67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4.2个百分点,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75.8%上升至2015年的79.1%,提高了3.3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比重的提升,说明建筑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5、大型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大幅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2015年,全市大型建筑企业3家,完成总产值达59.61亿元,同比增长56.8%,拉动全市增速9.5个百分点。大型建筑业企业对建筑业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技术革新,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是拉动全市建筑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1、新签合同额下降,生产后劲不足

受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濮阳市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下降,承接工程量减少。2015年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施工合同额305.11亿元,同比下1.4%,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87.14亿元,同比增长21.3%,本年新签合同额217.97亿元,同比下降8.3%,比去年回落13.6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直接反映企业当年承揽业务水平,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企业发展生产后劲的重要“晴雨表”,本年新签合同额下降应引起高度重视。

2、小、微型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快速下降,下拉全市总产值增速5.8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有工作量的小微型建筑业企业131家,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的63.3%;完成总产值50.0亿元,同比下降21.5%,低于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幅18.7个百分点,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1.9%,下拉全市总产值增速5.8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工程产值为37.40亿元,同比下降19.4 %;安装工程产值8.24亿元,同比下降32.0%;其他产值4.36亿元,同比下降16.7%。

3、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大幅下降,比重回落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濮阳市在外省完成产值增速大幅下降。2015年,全市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总产值62.08亿元,同比下降21.9%,低于建筑业总产值增速24.7个百分点,比去年回落25.7个百分点。在外省完成的产值占全部总产值的比重由去年的33.8%下降到27.2%,降幅达6.6个百分点。

三、建议 

1、不断优化市场布局,巩固和扩大省内外建筑市场份额。一是引导企业有序竞争。借鉴其他市的好经验,规范不同资质等级企业的承包范围,引导企业参与不同层次的市场竞争,减少无序竞争。二是鼓励发展中小型建筑业企业。改变高资质企业承包后直接分包给低资质企业的现象,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方向发展。三是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省外、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引导企业正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增强适应能力。
      2、加大建筑业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建筑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平台,加强企业同企业及相关机构的联系,加强建筑业发展的协调服务。探索建立银企合作机制和企业金融信用体系,帮助建筑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中介机构通过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引导金融机构对成长型、效益好、讲信用的建筑企业提高授信额度,简化审贷程序,适当给予利率优惠,促进全省建筑业健康发展。 

  3、进一步深化建筑企业的改革,形成产业内的协作竞争机制。对小微型和部分中型企业来说,发展专业化生产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型建筑企业应集中于生产技术密集程度高的领域,加大建筑科技创新力度,力争做大做强,形成“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的产业内的协作竞争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