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洛阳夏粮总产创历史新高
据全面统计和洛阳市级抽样调查点推算,2015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374.4万亩,比上年减少2.42万亩,下降0.6%;平均亩产332.6公斤,同比增长18.0%;全市夏粮总产量124.53万吨,增加18.3万吨,增长17.2%。单产、总产同创历史新高。分析今年夏粮丰产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一、成产三因素同增加,历史罕见
据市农技部门对全市1162个点的小麦进行的调查统计,全市374.4万亩小麦,平均亩穗数32.1万,穗粒数30.0粒,千粒重42.6克,分别比上年增加3.3万、3.8粒、0.2克,增长11.1%、14.5%、10.8%,成产三因素呈现“三增”态势,为历年罕见。今年旱地小麦单产、总产均超历史最高年份,且总产第一次超过水地小麦(今年旱地小麦总产6.786亿公斤,水地总产6.001亿公斤),成为全市小麦丰收的直接推手,稳定了洛阳市小麦生产的大局,具有划时代意义。
水地小麦137.0万亩,成产三因素呈现“两增一减”,亩成穗38.2万,穗粒数32.1个,分别比上年增0.4万和2.5粒;小麦千粒重42.8克,比上年略减少0.4克。
旱地小麦235.5万亩,成产三因素呈现“三增”态势,亩成穗28.5万,穗粒数28.4个,千粒重42.5克,分别比上年增加5.0万,5.4粒和1克。今年洛阳旱地小麦穗多、穗大、籽饱,让那些一辈子种地的老把式啧啧称奇。宜阳县柳泉镇花庄村一组75岁的李虎雷,手捧一捧刚收打下的新麦,对一起干活的儿孙们说:“我年近八十,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旱地麦这么轩。以前旱麦“踢不倒”,今年旱麦割不动。”6月8日,由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郭天财教授领衔的验收专家组,对洛阳市洛宁县小界乡史村1500亩旱地小麦进行了实地测产,产量达到653.9公斤/亩,创造了全省旱地小麦最高纪录。
二、小麦生长各阶段气候适宜,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洛阳市旱地小麦占总麦播面积六成多,受常年干旱影响,旱地产量一直不高。但是今年的小麦播种期,降雨丰沛,有力地促进了小麦一播全苗和冬前发育。冬前有效积温高,累计增加有效积温58-65℃,使得小麦在越冬期还能继续生根、生分蘖、长叶,越冬期小麦一、二类苗达到70.7%,小麦叶龄5.3-5.9片,比上年增加0.3-1片,单株分蘖3.1-4.1个,比上年增加0.7-1个,小麦苗情可谓近年最好的一年,为多成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起身拔节期、灌浆期两个需水关键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降雨,为旱地小麦增穗数、增粒数提供了充足水分,旱地小麦增产潜力得以挖掘。农谚讲“麦收八、十、三场雨”,今年一场都不少,小麦丰收有了坚实基础。水地小麦因不缺墒,还省去了底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三次灌水,从而使水地小麦每亩节本120元左右。
小麦播种以来洛阳主要的气候特征:【气温】热量资源丰富,2014年10月-2015年3月,各月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4-1.2℃,4月份上、中旬气温较常年有所偏低。【降水量】从小麦播种以来至3月上旬,除了11月下旬降水量偏多,其他时段降水量偏低;3月中旬冬小麦进入拔节生长,作物需水量增加,全市降水量也明显增多,3月中旬到4月下旬的降水量约是常年同期值的2倍。【日照】麦播以来,光照充足,能够满足冬小麦的生长需求。
1.麦播前底墒充足,苗期热量条件好,一播全苗
去年9月份洛阳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各县(市)降水量在176.4-316.2mm之间,较常年同期偏高1.3-2.7倍,该月降水时间长,雨量大,给小麦一播全苗提供了充足的底墒。10月份全市的平均气温是15.8℃,较常年同期偏高1.1℃。小麦播种-出苗期间热量条件较好,加之墒情适宜,小麦出苗较好,苗齐、苗全,出苗率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2.冬前热量充足,墒情适宜,形成冬前壮苗
洛阳冬小麦自去年10月中旬播种到12月底,全区≥0℃的积温为675.9℃•d,热量条件好于去年及常年同期,有利于形成冬前壮苗。底墒充足,加之气温高,小麦单株分蘖及次生根生长好于常年。据农业部门12月份大田调查,全市越冬一、二、三类苗的比例是30.6:40.0:29.4,明显好于上年同期13.6 :30.1 :56.3,也优于丰收的2012年同期苗情14.6: 36.4:49.0,全市小麦大面积壮苗越冬。
3.越冬期热量充裕,冬小麦安全越冬
进入冬季后,全市气温较去年及常年同期偏高,今年越冬期(1月至2月中旬)≥0℃的积温为194.2℃•d之间,是去年同期值的1.4倍,是常年同期值的2.4倍。冬季,各县(市)极端最低气温在-9.7--4.8℃之间,不甚太低。虽然冬季降水量持续偏低,但从墒情上来看,冬季各县市0-30cm土壤相对湿度均在50%以上,水分条件能够供应植株根系的生长。适宜的土壤墒情、加之较好的热量条件,使得冬小麦能够安全越冬。
4.返青后气温回升,利于苗情持续好转
随着气温回升,2月下旬冬小麦相继返青,今年冬小麦的返青期与去年接近。返青至拔节期(2月24日-3月19日),洛阳的平均气温为7.7℃,高于常年同期,较去年同期偏低。相对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根系、分蘖和叶片的生长,对晚播弱苗转化有利。
5.拔节-抽穗期雨量充沛,可有效稳定穗数、提高单产
小麦拔节后,需水量明显增加,其中拔节~抽穗期是冬小麦一生中需水较多的时期,此期间洛阳有过几次降水过程,且雨量充沛,据统计3月20日到4月23日全区平均总的降水量为98.4mm,高于去年同期,是常年同期降水量2.7倍。该时期的降水有效缓解了前期的土壤干旱化的趋势,且提高了小麦成穗数,保障了小麦单产水平。
6.开花-灌浆期墒情适宜,光照充足
开花-灌浆期(4月24日至5月8日)日洛阳平均气温为19.5℃,该温度为冬小麦灌浆期的适宜温度。此期各县的极端最低气温在9.3-13.7℃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0.2-32.2℃之间,出现在4月28日前后,没有影响到小麦开花授粉。灌浆期洛阳总降水量为61.8mm,高于去年及常年同期,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4月27日、5月1-2日、5月7-8日,雨日相对集中,且错开了开花期(4月24日)。开花、灌浆期以晴好天气为主,该时期总日照时数为115.5h,高出常年同期值,光照充足,利于提高结实率。
今年小麦生产并非一帆风顺,发生在5月6日的大风和冰雹,造成洛阳市小麦1.62万亩绝收,全市50个调查点中有2个调查点受到不同程度的冰雹,据农业部门统计,因冰雹和大风造成洛阳市小麦损失0.2018亿公斤。后期雨多田湿使部分水地小麦锈病发生,寡照(5月份光照时数186.4-228.5小时,比常年少7.4-26.4小时)对小麦灌浆不利,导致水地小麦千粒重降低0.4克。
三、科学管理,成为全市夏粮丰收有利支撑
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市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5%,最大程度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周麦22、周麦23、中麦175、洛旱6号等优良主导品种占到76%;科学利用配方施肥,小麦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到了95%以上;多年试验示范表明,深耕、新型免耕机械整地效果均优于旋耕播种。洛阳市在减少一定旋耕面积的基础上,努力扩大机械深耕、新型免耕播种面积,今年新增40万亩深耕、新型免耕面积;突出防灾减灾,抓好“一喷三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控。(来源: 洛阳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