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预算公开说明
一、 基本情况
(一) 机构设置、职能
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计财处、科教处、管理处、离退休干部处5个职能处室。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下属河南省农机安全监理站、河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3个归口预算管理单位。
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政府有关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全省农机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经批准后监督执行。
2、研究拟定全省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工程、农用航空业务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指导农业机械结构调整,引导农业机械产品结构调整。
3、研究提出农业机械化的重大技术措施,组织农业机械化重点科技攻关、关键机具设备开发、技术推广项目的论证、立项、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
4、组织实施农机产品试验鉴定、质量检验、认证管理工作。
5、负责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注册、发放牌证及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考试、考核发证工作;拟定农机安全监理政策、标准并监督实施。
6、研究制定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指导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协调农业机械化生产、农机抗灾救灾工作;规范、规划指导农机作业市场。
7、指导农业机械使用维修管理工作,制定管理规范和技术措施,并监督实施;负责农机教育和农民农机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8、参与农机用油的供应、优惠政策的协调和市场监督工作,指导农机节油工作;研究提出农用救灾柴油和补贴资金的分配意见,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9、管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各项资金;负责农业机械化统计工作,指导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信息网络建设。
10、负责农机行业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11、承办省政府及省农业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 人员构成情况
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机关及归口预算管理单位共有事业编制98人,在职职工90人,离退休人员59人。
(三) 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5年全省农机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郭书记调研“三农”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原经济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有效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为突出任务,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切实组织好重要农时机械化作业,积极培育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加快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
2015年农机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77.5%;农机总动力保持合理增速,新增400万千瓦,达到1.2亿千瓦;土地机耕继续实现应耕尽耕;小麦机播、机收水平稳定在95%左右;玉米机播水平稳定在80%以上,机收能力提高5个百分点,突破75%;水稻机收水平稳定在80%左右,机插秧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持续提升机电灌溉能力、机械化植保能力和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加大粮油烘干机械、农用植保遥控航空器推广力度,继续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推进农业机械化向更宽领域发展。
重点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确立“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思想,加快发展步伐。一是率先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在稳固提高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成果的基础上,主攻秋粮生产机械化,加快普及玉米生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提高深松整地机械化水平,着力推进高效植保、粮食干燥机械化,全面提升粮食作物耕种收及田间管理和产后处理机械化水平。二是大力推进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努力提高花生、红薯、棉花、油菜、大蒜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优先在花生收获、油菜机播和机收、棉花机械移栽和收获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劳动强度高、用工量大的关键机械化环节上下功夫,尽快抓出成效。三是积极拓展农机应用领域。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由粮食生产环节向经济作物生产环节加快拓展;由种植业向水产畜牧养殖业加快拓展;由农业生产产中向产前、产后各个环节加快拓展;由大田作业向设施农业领域加快拓展。大力推进蔬菜瓜果等园艺作物生产机械化,以及健康养殖机械化。
(二)落实完善农机扶持政策,加快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步伐。一是推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持久实施。不断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完善操作实施办法。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大功率、多功能、高科技含量机械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发展质量和作业质量。推动后进领域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扩大应用领域。二是完善农机投入结构。在加大对农民直接扶持的同时,增加农机公共服务投入,保障农机公共服务与农机化发展相同步,协调推进。重点加大对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投入,缩短转化应用周期。三是加快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机械化是农业信息化技术和农艺技术物化的有效载体,应通过项目建设加快融合应用进程。在构建完善全省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管理信息网络体系,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农机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培育发展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开展。以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重点,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推动农民带地入社,强化利益联接,化解经营和自然风险;积极引导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合作,发展农机合作联社,推进农机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与共建;推广“社企共建”经验,实现多方共赢。积极创新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全面推行订单作业、跨区作业服务模式,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大力推广土地“托管”方式,顺应农民意愿,为土地流转打好基础;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合理扩展经营规模,使经营规模与管理水平相适应。
(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薄弱环节机械化突破。坚持把薄弱环节和秋粮生产机械化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在玉米机收、水稻机插、花生机收三个环节取得新进展。 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技术推广部门协作,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针对农机农艺制约突出的环节,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继续实施“玉米农机农艺集成技术示范与应用”科技推广项目。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深入开展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示范单位建设。推进根茎作物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引进推广花生联合收获机械。扩大油菜收获机械化作业面积。增加棉花机收试点面积。支持山区丘陵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
(五)完善农机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以满足农机化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和信息服务等五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打造保障有力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一是确立农机推广公益性地位,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机化推广基础实施投入,创新推广运行机制,提高农机化技术的到户率和普及率。二是健全以县级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体系。不断提升省级农机鉴定机构检测能力,保证鉴定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三是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努力改善安全执法手段,提高安全监理服务能力,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发生。四是加强培训工作,培养一支既懂农业生产技术、又懂农机驾驶操作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五是完善农机化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推动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15年收入预算221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884.3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8万元,上年结转资金285.7万元。
三、 支出预算说明
2015年支出预算按用途划分:工资福利支出672.8万元,占30.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417万元,占18.8%;
商品和服务支出185.9万元,占8.4%;项目支出942.3万元,占42.5%。
2015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按用途划分:工资福利支出672.8万元,占35.7%;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417万元,占22.1%;商品和服务支出183.3万元,占9.7%;项目支出611.2万元,占32.5%。主要项目是:农机跨区作业组织管理、农机新技术示范试验推广、农机产品质量鉴定经费等。此外,参与待分专款主要有:农机补贴、农机合作社扶持资金、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推广经费等。
2015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按经济分类科目划分:工资福利支出672.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41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83.3万元,项目支出611.2万元。
2015年行政经费预算安排1178.7万元,主要保障机关人员工资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及正常履职需要。
2015年政府采购预算安排215万元,主要采购培训、会议服务及农机鉴定实验室仪器等。
附件: 预算公开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