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5年来每年百余城中村拆迁 6大理由不得不拆

31.12.2015  12:31

城中村改造走过了13个年头。尤其是近5年,郑州全域范围内保持着每年100多个村的拆迁进度,涉及百万人动迁。

随着城中村改造的推进,屡禁不止的非法生产等“城市牛皮癣”正逐渐消失,曾经的城中村正渐渐变为国际郑最璀璨的光环。

【回顾】

中心城区八成城中村被拆

2006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发布。之后,燕庄改造后建成了曼哈顿广场(资料 图库),西关虎屯建成了国贸360广场。这是继2003年西史赵村打响“城中村改造第一枪”后,郑州城中村改造的大事件。

2015年12月30日,郑州城建系统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城镇办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十二五”期间,全市四个开发区、六个城市区及县城、产业集聚区、组团新区规划区范围内,共启动拆迁村庄627个,动迁175.65万人,郑州全域范围内保持着每年拆迁100多个村的进度。

其中,中心城区(围合区域内和航空港区107国道以西)的476个村庄,已完成拆迁改造城中村383个,占总数的八成。

城中村不得不拆的6个理由

理由1:安全问题频发

2011年底,郑州中心城区仍有近80平方公里处于供电红色区,规划多年的23座变电站因城中村而无法落地……

城中村的非法建设、非法经营、非法生产屡禁不止,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安全问题、污染问题突出。

理由2:民生工程落地

郑州通过城中村拆迁,保证了大批学校、卫生机构、文化场所、市政道路建设顺利实施。

266条支线路网打通工程已经基本通车;新建变电站23座,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5所,新增供热能力2720万平方米,日供水由原来的80万吨增加到177万吨以上,年销售燃气超过9.8亿立方米。

理由3:为城市发展找空间

通过社区改造后,郑州可节约土地约45%,为产业布局提供了必要的用地,为城市发展预留了空间。

理由4:改善居住环境

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完善了道路、绿化、污水排放、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使群众彻底告别了“一线天”、“握手楼”、沉陷区及水不通、路不平、灯不明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医院、学校、道路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中村群众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问题。

理由5:扩大就业

昔日的农村变身现代化社区,产业项目和物业管理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群众就业更加便利;同时,随着开发建设的完成,也带来了新的业主入住,区域消费群体扩大,消费需求增加,消费质量提升,在扩大群众就业的同时,城区经济得到增强。

理由6:增加村民财产

通过实施城中村改造,村民住房变为商品房,拥有完全产权,在提升住房质量的同时,财产含金量明显提升,财产收益大幅增加。

除了个人获益,村组集体得到了大量的商业地产,村组集体经济实力猛增。如黄岗寺村在改造后,村组集体共拥有完全产权商业地产达20万平方米。

【展望】

2018年动迁群众全部回迁

2016年郑州将初步完成中心城区围合区域内和县市三大规划区内大棚户区改造的扫尾工作,六个城市区和四个开发区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2018年底前实现动迁群众全部回迁入住新居。

到“十三五”末,郑州将全面完成历史文化特色风貌村和自然生态特色风貌村保护提升工作,规划建设的219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完成,基本实现市域城镇化。同时加快内环区域有机更新,重点改造一批老旧小区,中心城区现代化城市形态初步显现。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