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方城县规模以下工业运行分析
根据方城县统计局对全县82家规下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方城县规下工业经营形势总体平稳,营业收入和用工需求稳中略升,但仍然存在着成本大幅上升、融资渠道狭窄、盈利能力下降、经营环境不佳等因素制约。2014年全年规下工业增加值为134000 万元,增速为3.5%,位于全市第二名。其中企业增加值为55518万元,个体增加值为7848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8%、3.1%。
一、规下工业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但速度明显放缓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4年12月底,方城县规模以下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4666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5%。从全年的调查数据来看,46家样本企业整体经营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从一季度到年底显现的是速度逐步放缓。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4.5%,二季度同比增速是4.1%,三季度现价同比增长是3.9%,四季度数据同比增速是3.6%。
(二)企业成本费用不断增加,盈利空间缩小
此次参与调查的82家规下工业企业,认为企业成本费用上升的达到了95%,其中38.9%的企业认为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较快。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底,82家样本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为289566万元,同比增长6.8%;从业人员比去年同期增长1.3%;而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已经达到6.5%。牵涉成本的数据全部呈现上升趋势,造成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减小,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可见成本费用仍然是制约规下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用工人数平稳增长
一年来,方城县规下工业企业吸纳劳动力进一步增强。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82家样本企业吸纳就业人员2115人,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增速为0.9%。调查的82家样本企业有8.0%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比上期增加,5.1%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持平,随着城市化进程和规下工业企业的 不断发展,规下工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当前规下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竞争能力弱。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品牌产品少、附加值低,市场开拓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健全、诚信度不够等问题。同时,大多数是从个体工业户发展而来,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相对较低,加之传统的“作坊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导致了许多企业疏于成本、营销和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忽略企业的科技投入和市场开拓,做大做强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二是融资难、资金依旧紧张。规下工业企业规模较小,信用度低,可抵押物少,融资难问题突出,束缚了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在此次参与调查的82家规下工业企业中,95%的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民间借贷筹措资金,初创业阶段的规下工业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是最大的困难。调查结果表明,在实现融资的规下工业企业中,主要借款渠道仍是亲戚朋友,亲朋好友是小微企业最为重要的融资渠道。
三是经营成本上升,竞争激烈。随着人工成本增加,物价上涨,规下工业企业的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空间缩小,经营难度加大。82个样本企业中,全部被选择了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上升,25.8%的企业选择了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选择用工短缺的单位占1.5%。
三、加快规下工业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企业主动转变经营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议小微企业规划企业短期和长期目标,主动应对,坚持下去;进行产品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品牌建设,在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市场竞争中,赋予产品品牌价值,提高产品议价能力;强化渠道建设,缩短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运用各种新兴经营渠道和方式,弥补信息不对称情况,打开销路;发展专业市场,建立商会组织,拓展商业机会,保障自身权益。
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小微型企业帮扶机制。一是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建立由政府牵头,形成工信、人社、工商、税务、教育等部门配合的联合机制,帮助小微型企业引进亟需的各类人才,同时建立小微型企业培训机制,分层次、分行业、有针对性地培训现有各类人才,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素质。二是要建立风险补给机制。政府要建立小微型企业风险补给基金,对金融企业在支持科技型、创新型小微型企业过程中所发生的金融损失予以评估和补偿。三是要完善金融扶持机制。上级主管部门建立的小微型企业金融扶持机制受到小微型企业的广泛欢迎,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在贷款额度、年龄限制等方面还可适当放宽,对有关的监管措施还须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