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3年拿下仨全国第一,破译这支金融豫军的发展密码 | 极刻

11.03.2019  21:11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187期

大河财立方《极刻》记者 李震 裴熔熔

三年前的今天,一阳复始,嫩芽初吐,一支新的金融豫军诞生在中原大地。2016年3月11日,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农信担保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衔玉而生的省农信担保公司,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政策性担保机构,肩负着财政支农的使命。

三年来,省农信担保公司背靠政策大树,把脚插进泥土里,探索创新联动支农机制,积极参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将一泓金融活水引向广袤的河南农村。

这支107人的金融豫军“特战部队”,创造了奇迹:从2016年8月实现首批放款至今,省农信担保公司在全省累计担保项目8.46万个,银行放款规模91.1亿元。其中,2018年新增担保规模、在保余额在全国33家省级农担公司中均位居第一。

衔玉而生

3岁省农信担保公司获三项全国之最

作为一支涉农的“金融豫军”,说省农信担保公司“衔玉而生”并不为过。

2015年,为有效破解农业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启动了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在此背景下,2016年3月11日,省农信担保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作为省属骨干企业,省财政厅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省政府金融办负责行业监管,是国有独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注册资本50亿元。

在公司成立的同时,省农信担保公司也开始了自身的体系建设。

▲2017年5月16日,公司首个区域办事处——豫南第一办事处在光山县揭牌成立。

向上,分批完成出资4.93亿元参股国家农担公司,并成为首届董事单位。向下,按照“轻架构”和“业务下沉”的思路,结合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省农信担保公司选择产业基础好、地方政府重视的农业大县设立区域办事处,直接将省级公司的机构、人员和业务下沉到县域开展工作。目前,省农信担保公司已有10个区域办事处正式揭牌运营,业务范围覆盖全省主要农业大县,且全部实现驻地化管理和基层业务分区作业。

三年来,省农信担保公司打造了一支107名员工的轻型化“特战部队”,其中66人分派在各区域办事处。“我们将业务前端全部推到了县域,业务人员发扬 ‘两脚泥、晒黑脸、睡地板’的农担精神,真正实现业务下沉到最基层。” 省农信担保公司负责人对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

从2016年8月实现首批放款至今,已累计审批通过担保业务10.6万笔、担保规模103.7亿元;累计实现担保业务放款规模91.1亿元。其中2018年新增担保规模67.4亿元,在保余额占全国总规模的10.8%,达60.7亿元,两项关键指标在全国33家省级农担公司中均位居第一,代偿率控制在1%以内,全国最优。

明晰定位

打造“豫农担”系列金融产品

战略定,企业安。

在多项关键指标取得全国第一的骄人成绩背后,是省农信担保公司对其战略定位的践行,也是其摸着石头过河,创新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快速成长的省农信担保公司,始终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

在成立之初,省农信担保公司就按照要求,明确了“专注服务农业、专注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政策性定位,并严格执行控制业务范围、控制担保额度的“双控”标准。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单户在保余额控制在10万~200万元之间,符合“双控”标准的担保额不得低于总担保额的70%,对单个经营主体在保余额不得超过1000万元。

另一方面,农村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金融助农不可能“一个方子治百病”,一个模式齐步走。省农信担保公司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产品创新方面,围绕我省十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豫农担+N”品牌,开发了“丰收担”“油保担”“青贮担”“产融担”等一系列担保产品。

▲公司业务人员实地考察新农主体贷款担保项目

此外,省农信担保公司不断加强商业模式研究,围绕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锁定风险边界,多种方式做好风险控制。针对农村经营主体“小弱散”、单笔借款额度小、信用记录不完善、缺乏有效抵押等贷款难题,优化担保方式,变“抵押优先”为“成长优先”,精准服务人品有保证、产业有前景、辐射带动能力强、经营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全国首创

构建“政银担保投”联合支农网

作为一种新型的助农金融模式,没有模板,就做自己的模板。

▲2016年11月18日,由省财政厅主办,公司承办的全省“五位一体”联动支农机制论坛暨签约仪式在省财政厅举行。

省农信担保公司除了自己提供“接地气”的服务,更是着眼宏观大局,创新财政金融支农机制,担起金融助农主力军的责任。

位于西平县的河南丰源和普农牧,是一家现代化农牧企业,省农信担保公司通过“产融担”担保产品,给予该公司及其上下游客户5000万元贷款担保授信额度,并撬动河南联创、人保财险、浙商融资租赁对该公司投资2.6亿元,促进了该公司及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项目落地后,该公司生猪总出栏数量预计达到50万头,直接带动700户农户发展健康养殖业,户年均增收15万元;通过农民合作社间接带动1300户贫困户脱贫,并辐射带动周边县域6500个农户发展种养业,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省农信担保公司通过与县级政府、银行合作,并引入河南省农开公司、扶贫搬迁公司、中原资产、中原农险、省担保集团等金融机构资源,逐步完善“银担”“政银担”“政银担保”等合作模式,创新推动“政银担保投”新型联动支农机制,实现进一步分险增信,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投向农业。这种模式在全国农担系统中尚属首例。

据介绍,目前,省农信担保公司已与工农中建交及邮储6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及69家地方性商业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获综合授信超300亿元。

截至2018年底,省农信担保公司牵头的联动支农模式已覆盖全省113个县,与104个县级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项目库,其中92个县设立并到位风险金4.1亿元,省农信担保公司对县级风险补偿金按照8~10倍的比例放大担保规模,其中卢氏、沈丘等县已放大到10倍以上;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8%以内。

责任担当

助力10万贫困户增收脱贫

立足政策性定位,省农信担保公司担负着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力军重任。

卢氏县杜关镇北王村荆占争一家3口人,全靠他一个人在附近打零工养家,生计难以维持。荆占争夫妇想种植香菇增收,却缺少启动资金,想贷款又没有抵押物。省农信担保公司了解后,对其免收担保费用,仅用4天时间就为他办好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并为他对接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如今的荆占争一家,年收入从以前的四五千元增加到了三万多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7年7月7日,全省“金融扶贫现场会”在卢氏县召开,并组织会议代表到公司豫西第二办事处现场观摩。

荆占争一家只是省农信担保公司助力脱贫的一个缩影。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农信担保公司参与起草了《金融助推卢氏县脱贫攻坚试验区工作方案》,选择卢氏县作为省级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试验区试点先行先试,形成了“政银联动、风险共担、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金融扶贫“卢氏模式”。

此外,还主导推进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牵头起草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通过不收或少收担保费、按约定比例分担贷款风险、创新担保业务产品等措施,与合作银行、省担保集团一道,共同扛起扶贫小额信贷助推贫困县脱贫攻坚重任。

截至2018年底,省农信担保公司已与全省51个贫困县、189个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49个贫困县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业务,累计通过扶贫小额信贷项目9.2万笔,担保规模40.8亿元;对县级风险金放大5.1倍,带动近1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

承压未来

100亿元业务规模目标的新考题

三岁之后再出发,省农信担保公司也将从青涩到成熟,未来的助农道路,也愈发清晰。

▲2018年6月9日,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兰考开展“弘扬焦裕禄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在体系建设方面,省农信担保公司将加强与地方新组建政府性涉农担保机构开展合作,着手构建以公司总部、区域办事处、县级服务中心、乡(镇)工作站为架构,以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补充,以信息化大数据建设为支撑,贴近主体、覆盖全省、运行高效、合作紧密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

在业务拓展方面,省农信担保公司定下了2019年末担保业务规模突破100亿元的目标。据介绍,该公司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国土绿化提速行动、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融资需求,做好与金融机构、涉农部门衔接,创新金融服务,不断完善“政银担保投”联动支农机制。

在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方面,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农信担保公司正在推进担保业务系统与信用河南、农业农村部新农直报平台、人行征信等系统对接,建立“黑白灰名单”,未来将实现大数据风控筛查和智能初审,为“轻架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支撑。

未来,有阳光,亦有风雨。肩负着全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任,这支金融豫军的前路,仍将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