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农委发布2015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17.03.2015  17:32

  日前,郑州市农委根据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基数、品种抗性、苗情及春季天气形势等因素综合分析,发布了2015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预计2015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将达770余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320余万亩次,虫害发生450余万亩次。以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胞囊线虫病、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等“三病三虫”为主,小麦赤霉病存在流行风险。

  一是目前小麦病虫害发生基数均较高,局部地区小麦纹枯病、麦蚜、小麦胞囊线虫病发生较重。当前郑州市小麦病虫害主要有小麦纹枯病、麦蚜、麦蜘蛛等,其中小麦纹枯病在水浇地老病区发病较重,麦蚜在小麦群体较大的局部田块虫量较高,小麦胞囊线虫病在荥阳局部地块发生较重。

  二是主栽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纹枯病抗性较差。今年郑州市小麦主栽品种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无明显抗性。大面积连片种植将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气传病害的传播流行十分有利。

  三是小麦苗情整体较好,部分群体大、田间郁闭田块,有利于病虫为害。小麦播种地墒足,目前长势良好,总体苗情好于去年同期。受冬季气温偏高影响,小麦旺长、群体大、田间郁闭田块十分有利于小麦白粉病等流行性病害和蚜虫等趋嫩性害虫的发生。

  四是免耕及秸杆还田技术推广、农机跨区作业有利于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等病虫发生。随着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病虫残体大量遗留田间,造成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害虫发生程度加重。农机跨区作业也对远距离传播病虫害发生有利。

  五是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为害。据郑州市气象台预报,今年春季(3月-5月)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其中3月份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气温较常年略偏高;4月份降水正常略偏多,气温略偏高;5月份降水正常略偏少,气温略偏高。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麦蜘蛛、麦蚜等虫害发生为害,4月份降水略偏多,有利于小麦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