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阳经济稳步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4.02.2016  12:05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南阳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谋求新发展,在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二季度“稳增长、保过半”、三季度“双攻坚”的基础上,全年全市经济增长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见好的发展态势。

一、GDP稳步增长,服务业发展提速

初步核算,2015全市GDP(不含邓州市,下同)累计完成2522.32亿元,同比增长9.2%,分别高于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0.6个、0.4个和0.1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4.19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53.91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64.22亿元,同比增长12.0%。

( 一)从纵向对比来看,全市经济企稳回升

十二五”前四年,全市(不含邓州)GDP增速分别为11.4%、10.2%、8.6%、8.6%,呈现逐年回落的局面。2015年以来,全市GDP增速出现企稳回升,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增速在换档中逐步企稳向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1个百分点。

(二)从横向对比来看,全市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省辖市排名中位次大幅前移

1 、与全省比较, 今年以来,全市GDP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GDP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1.0个、0.9个和0.9个百分点。自2013年国内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以来,南阳市年度GDP增速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2 、与十八个省辖市比较, 2015年全市GDP增速仅次于郑州(10.3%)、濮阳(9.5%)、开封(9.3%),与洛阳(9.2%)并列全省第四位,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位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四位,较上年同期提高4个位次;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六位,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位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五位,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GDP稳步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

(一)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1 、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2015年,全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6.0%,与上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5.8%,比上年同期降低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8.2%,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偏低的状况继续改善。

2 、工业内部结构继续呈现积极变化。 高成长性、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占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6%,与上年同期持平。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8.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4%,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

3 、投资结构在调整中不断改善。 一是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占比提高。2015年,全市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投资增长23.0 %,高于工业投资增速7.2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7.2%;服务业投资增长17.9%,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9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7.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持续活跃,2015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20.9%,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89.9%,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1 、从产业看,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52.4%、40.0%,其中,第一、二产业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0.5、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上年同期上升9.6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7个、4.8个、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拉动力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增长动力已从主要由二产拉动向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的格局转变,第三产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 、从行业看, 非营利性服务业和营利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增长仅次于工业的重要支撑因素。2015年,工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1%,比上年同期下降7.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7%,工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依旧发挥着主引擎的作用。全市服务业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业等五大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8%,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8%,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业和文体娱乐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贡献增大,增加值增长23.7%,比上年同期提高12.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0%,比上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4.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增长5.3%,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中有升

1 、工业生产形势好转,增速缓中趋稳。 在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整体增速放缓的大形势下,全市工业经济受市场需求不足、刚性化解过剩产能等不利因素影响,2015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4年的11.2%回落至9.9%,但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二季度以来全市工业生产下行势头有所遏制,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9.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缓中趋稳态势。同时,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季回升。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8%、4.2%、5.3%、5.9%,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向好。

2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增速持续攀升。 今年以来,全市强力推进服务业大发展的“雁阵计划”,成效显著。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增长18.2%,比上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49.0%,比上年同期提高24.7个百分点,分别比1-2月、1-5月、1-8月提高20.8个、5.4个、0.2个百分点,增速持续攀升,全年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3 、财政支出力度加大。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4.9%,比上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及城乡社区这八项支出今年以来持续保持高位增长,一季度增长24.2%、上半年增长26.0%、前三季度增长26.6%、全年增长26.2%,为全市非营利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速提供了有力支撑。

4 、金融业在波动中趋稳略升。 2015年,尽管国内证券市场波动较大,但全市信贷结构优化、运行基本平稳,金融业整体呈现出在波动中趋稳略升的态势。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799.4亿元,比年初增加284.8亿元,增长11.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586.0亿元,比年初增加153.8亿元,增长10.7%。2015年,全市保险业务形势较好,保险业务总量自上半年以来一直保持20%以上增速,全年增长23.2%,比上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4.1%,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5 、房地产市场稍有回暖,但企稳态势还不稳固。 随着鼓励住房消费和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陆续推出,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态势得到遏制。就全市而言,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稍有回暖,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7%,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上半年0.8个、3.7个百分点,但低于前三季度3.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可见,虽然随着楼市政策效应逐渐释放,全市房地产市场稍有回暖,但企稳的基础尚不牢固,向好的态势仍需进一步巩固。

总体来看,当前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特别是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增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但是,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影响,全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展望明年,是 “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深度调整和转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定信心、正视困难,抢抓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加快培育新动力,促进南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